《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ID:25938792

大小:5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3

《古诗两首》_第1页
《古诗两首》_第2页
《古诗两首》_第3页
《古诗两首》_第4页
《古诗两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小学学科语文章节第一单元课题名4.古诗两首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单位九江市长虹小学教师姓名谈隆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于、首、枝、枫、记、刘。会认10个生字:刘、菊、残、君、橙、橘、径、斜、枫、于。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句中的意思。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发现,诗词之中描绘的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间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古诗《赠刘景文》第二课时教学古诗《山行》课后小结1.通过教学,切实的落实了针对古诗的朗读指导,把一

2、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透过学生不断地感悟进行诵读,再通过反复的诵读提升感悟。体会古诗具有的“一诗一画”的特点,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画”,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思维上不断扩张,在认知上不断深化,使得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他们的诵读水平有了切实的提高。2.把握教学的目的,围绕目的引领学生体会诗句的含义。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合作、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

3、启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了解古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能够从诗句中感悟深秋时节独特的风景特点。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无论是从“远、上、寒、斜”,还是“橙黄橘绿”中,都注重了引导,启发他们的感悟,不但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中学生对这两首诗中哲理的感悟,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丽

4、景色之中,虽是”荷尽已无擎雨盖”,然而“正是橙黄橘绿时”,体现了一定的教学实效。3.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生成,活化了生硬的古诗课堂。在《山行》教学中,由问题“诗人的这次旅行容易吗?”引发学生思考。其中不乏许多有创意的“意外”,面对“意外”,不是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时抓住并有效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且适度“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没有固守预设,而应尊重学情,关注课堂生成,充分利用好学生们这些有趣的课堂生成,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对学情的尊重这才是主体性原则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对“意外”的恰当处

5、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对话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备注第一课时《赠刘景文》一、导入。1.同学们,秋天是美丽的季节。这则《古诗两首》给我们带来了两首与秋天有关的诗。(4.古诗两)指导书写“首”(关键笔画“横”要写长)。师:除了题目中的“两首”,这个首还可以组什么词?(部首、首都)2.这节课,先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赠刘景文》(板书课题。写“赠”,谁来给“赠”组词——赠送(馈赠、赠给)赠给谁呢?——刘(刘姓同学记“刘”)景文(再说一遍)。谁来读读课题。听出来了吗?在“赠”的后面停顿,这样就读出了节奏。齐读课题。是谁

6、要赠给刘景文?——苏轼(板书作者),苏轼也叫苏东坡,他可是大文学家。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55岁了,而刘景文呢——也已经58岁了,猜猜苏轼要把什么送给刘景文呢?(这首诗)小结:原来,苏轼是专门写这首诗送给刘景文的。那么,我们就来好好读读这首诗。二、初读。1.课件出示古诗(1)自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请教下面的树叶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两人试读。(读得完全正确!还有谁读得比他更好!慢慢地,读得真仔细。)预习得真不错,诗中有六个生字,你们能认识吗?2.识记生字。(1)字音。出示:带拼音六个生字。谁来当小老师带读第

7、一行。(刘、菊、橘。)声音清楚、响亮,这个小老师真棒!谁来带读第二行。(橙、君、残)橙字读得真准,再带读一遍。(2)字形、义。课件:去音。师: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赶快在下面认一认,全部认识的请举手。(下面的同学认真听,全部认对的,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指两名认读。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住。刘:文字加立刀旁。可以简称“文刀刘”。除了姓刘,它还可以组什么词?菊:哪个菊?菊花的菊,所以它是草字头。还有个字与这个字同音——橘。橘:橘子,橘子长在树上,所以它是木字旁。还有一个木字旁的字——橙。橙:橙子也是长在树上的,

8、所以它也是木字旁。君:诗中哪里出现了“君”字?(一年好景君须记)君是古代对别人的尊称,诗中的“君”是苏轼对谁的尊称?——刘景文。(这首诗赠给谁?大声喊出他的名字。)残:找朋友——残疾。(残忍、残酷)诗中说什么“残”了?(菊残,点菊残图)菊花怎样了,能叫做“菊残”?(枯萎、凋谢)(3)串读。A.开火车认读。(这列火车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