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

ID:2591315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_第1页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_第2页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_第3页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_第4页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摘要】本文综述了新型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经验及治疗进展,包括各种新型抗抑郁剂的药理、临床用药特点及效果和药物经济学等。【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用药选择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它严重妨碍社会和躯体功能,具有较高的自杀率。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此要求治疗药物副作用较少。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目前已被新型抗抑郁药所取代,近几十年来,抗抑郁药先后经历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抗抑郁剂,这些药物临床选用

2、时会涉及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的建立,以及药物经济学等。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供同道参考。  1新型抗抑郁药概述  1.1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最近20年来研究较多的新型抗抑郁药。它们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5HT的再摄取,升高突触间隙5HT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SSRIs因疗效确切、适应范围广、耐受性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目前已成为全球广为应用的抗抑郁一线药物。其代表药物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这类药的首要特点是对胆碱能、组胺能受体作用少或微弱,与这些受体相关的副反应较少,这些药物除抗抑郁外,他们

3、对抑郁症伴随症状的改善也不完全一致。例如:氟西汀对强迫症状、厌食症状改善较好,而对焦虑或失眠等疗效欠佳;Judge等人[1]的多项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氟西汀在改善抑郁症患者HAMD迟滞因子分方面表现突出,对厌食症状的作用也相对较好,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单将氟西汀列入了治疗贪食症的药物。帕罗西汀对伴随的焦虑、失眠、躯体化症状、精神运动性迟滞以及认知障碍的改善较明显。舍曲林对5HT再摄取抑制作用比氟西汀强5倍,对伴随焦虑或激越的患者有较好疗效,老年患者选用更有益,氟伏沙明使用过久会产生依赖性。目前认为,SSRIs与TCA疗效相

4、等,对各类抑郁都有较好疗效。尽管美国将SSRIs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用药,但仍有质疑SSRIs对重症或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此时SSRIs合并TCA、锂盐等增效剂治疗或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能会有好的疗效,但SSRIs升高TCA血浓度引起的5HT综合征应引起注意。另外,当首次使用SSRIs治疗无效的患者更换另一种SSRIs时,第二次治疗的疗效也值得注意,临床上已有氟西汀与舍曲林治疗无效互换后疗效较好的报道。  1.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万拉法新是其主要代表药物。具有5HT和NE再摄取抑制的双重作用,抗抑郁作

5、用的机制与TCA相似。对DA抑制作用轻微使其成为一类新型抗抑郁药,万拉法新总体的临床疗效与TCA和SSRI等药物相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其特点是起效快[2],可能与脑内的脑白质β肾上腺受体有关;临床对比研究显示75mg/d~225mg/d疗效至少与TCA、氟西汀等疗效相等,由于没有胆碱能、组胺能、肾上腺素能及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因此不引起这些受体介导的副反应。副作用有轻微的恶心、盗汗、嗜睡、头昏,该药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当一般剂量疗效不好时可以通过增加剂量提高疗效,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较好[3]。据  1.6其他非典型抗抑郁药

6、目前,以5HT拮抗和回收抑制剂(SARI)的奈发唑酮,有抗抑郁、抗焦虑的双重作用,在改善激越、睡眠障碍、自杀及性功能障碍方面有优势,但由于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部分限制了该药的实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有潜在的肝损害的危险。安非他酮是神经元摄取5HT和NE弱阻断剂,有轻微抑制神经元对DA的再身躯的作用,对难以耐受抗胆碱能方面副作用以及进食和睡眠过多的患者较为适用,但可能导致激越、癫痫、幻觉等精神病症状的副作用。路优泰是圣.约翰草(St.John',etal.RIMA:aneentofdepressionoclobemide[J].In

7、tClinPsychphanmacol,1993,7:123126.  [5]VersianiM,oggeroU,Alteroclobemidevsimipramineandpalaceboinmajordepressiveepisodes[J].BritishofPsychiatry,1989,155:7277.  [6]:JclinPsychiatry,1999,60(suppl17):428,4648.  [7]CarpenterPJ.JClinPsychiatry,1999,10(1):4549.  [8]Benkev

8、to.EurNeuropsychopharmacol.1999;9(suppl5):S229.  [9]SilvaJAC,RuschelSL,CaetanoD,etal.PlacboContrlledstudyof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