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ID:25904430

大小:7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3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_第1页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_第2页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_第3页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_第4页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平飞简介:平飞,江西九江人,哲学博士,(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广州510275)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①[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二分初小缘经第一》,[日]高楠顺次郎等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石家庄:河北金智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5年,第37页。②[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梁]僧祐撰《弘明集》第5卷,《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第30页。【摘要】挖掘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最为引人注目。佛家对种姓平等、佛性平等、轮回平等、性

2、智平等的深刻阐发,对平等宽容、和敬宽容、忍度宽容、无量宽容的独特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平等与宽容思想,非常有利于现代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关键词佛家思想;众生平等;宽容;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识码:A:1000-7660(2015)05-0117-06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宽容是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两千多年的佛教传播、发展和创新,对众生平等与容忍宽容思想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引起了在世与出世众生的特别关注,实际上无时无处不在产生重要影响。一、众生平等佛家从种姓、佛性、轮回多方面对平等进行了独特的思考,系统阐发了“性智平等”思想,提供了一条独特的实现平等的路

3、径。(一)种姓平等反对种姓特权,主张种姓平等,是佛教创立的最初动机和直接根由。在古代印度社会,婆罗门教提出“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论证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的等级差别,强调婆罗门定位不移的最高等级和最高特权。作为反对婆罗门教的一种沙门思潮,身为刹帝利种姓的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果缘起、六道轮回等方面,否定根本因、创世主和主宰者的存在,认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应当与婆罗门种姓一律平等。尽管释迦牟尼无法根本改变古印度社会现实存在的种姓歧视和特权,但他通过创立佛教,言行一致地在事实上以宗教的形式在佛教内部实践了各

4、个种姓同为沙门释种子的平等理念。这在经中就有记载:“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①进入佛教组织,不管来自哪个种姓,都是释氏子,都是平等的。释氏子都可以平等地从事宗教活动、享受宗教生活、实现自我超脱、皈依涅槃净地。释迦牟尼在反对不平等种姓制度时不仅拿起了佛教思想武器,而且拿起了佛教组织武器。佛教要求种姓平等、反对种姓特权的思想表现在中国则是佛僧用来反对王侯特权,主张政教平等。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就曾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从区分“在家”教徒与“出家”教徒入手,有限度地要求宗教与政权处于平等地位。慧远非常现

5、实地承认那些在家“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不可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以便“助王化于治道”;同时,又非常高调地指出那些出家教徒要“遯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一旦“变俗”,就要“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遯世”,以便“高尚其迹”,“拯溺俗于沈流,拔幽根于重劫”②。释迦牟尼在世并未自称为佛,而且反对世尊特权,主张佛凡平等,认为佛与众生一律平等。翻阅佛经,佛陀说法多是在树下席地而坐,并非至高无上的样子。至于后来对佛的神化,以及佛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间的各种礼节,应当合理地理解为修养境界的差别,而非特权等级的差别。而那些假借佛的名义而设置的等级差别与等级特权,

6、自然与佛、法、僧的内在要求相违背,只当合理地理解为“出世”佛僧被“在世”权力与欲望牵累的某种沉沦,理应为已经“看透俗谛”“领悟真谛”的真佛所不齿。《长阿含经》明确指出:“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刘宋]求那跋陀罗译:《长阿含经·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十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第145页。众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一律平等,无等级种姓差别。按照佛家的“种姓平等”要求,在世俗生活中,众生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种姓歧视和等级特权。佛教的种姓平等对于在世歧视者来说同样也具有深刻的救治作用。(二)佛性平等佛陀不仅反对现世的种姓特权,而且反对只

7、有少数人可以成佛的思想观念,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追求成佛。佛陀宣传佛法四十九年,宣讲“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时,都始终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从人性根源上确立了佛性平等的观念。众生首先是指“有情众生”,众生皆有佛性首先是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惠能从岭南来黄梅向五祖弘忍礼师作佛。五祖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反问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