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ID:25893357

大小:19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3

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7《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淮学院《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3381300514课程名称:动物微生物学AnimalMicrobiology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52,实验学时:20。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开设学期:第3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动物微生物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微生物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研究动物病原微生物本身及其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病原微生物和畜禽疾病、人畜共患病关系的科学。其任务在于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关系,微

2、生物在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有益和有害的作用,能够运用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鉴定病原微生物,利用免疫学方法预防重要的畜禽传染病,为发展畜牧业服务。五、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营养要求与类型、分类特征、遗传与变异的机理、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生长繁殖的条件及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和了解常见畜禽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致病因子、致病机理及基本的诊断与预防方法。在实验技能方面,应掌握细菌的各种染色方法和形态观察,常规培养基的制备、细菌

3、的分离培养,主要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实验室检验方法,病毒的鸡胚接种,常用的血清学检验等基本操作技术。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言(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本课程在动物科学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任务、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二)教学内容1.1微生物的概念1.2微生物的分类1.3微生物的特点1.4微生物的分布及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1.5动物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1.6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2.微生物的特点难点:微生物的特点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共8

4、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学习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二)教学内容2.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1.1细菌形态2.2.2细菌结构2.2真菌的形态与结构2.2.1单细胞性真菌2.2.2多细胞性真菌2.3病毒的形态与结构2.3.1病毒的形态2.3.2病毒的结构2.4其它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2.4.1放线菌2.4.2螺旋体2.4.3霉形体2.4.4衣原体2.4.5立克次氏体(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细菌的基本形态与基本结构2.革兰氏染色原理及步骤难点:1.细菌细胞壁结构2.革兰氏染

5、色原理第三章微生物的生理(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熟悉微生物营养类型和营养要求,了解细菌及病毒的培养特性,掌握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3.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3.1.1水分3.1.2干物质3.2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3.2.1微生物的营养要求3.2.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2.3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3.2.4微生物酶3.2.5微生物的呼吸3.2.6微生物的代谢产物3.3微生物的生长繁殖3.3.1细菌的生长与繁殖3.3.2真菌的生长与繁殖3.3.3病毒的增殖与培养3

6、.4微生物的培养特性3.4.1细菌的培养特性3.4.2真菌的培养特性3.4.3病毒的培养特性(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微生物的营养要求2.细菌生长与繁殖的条件难点:细菌及病毒的培养特性。第四章微生物分类(共1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微生物的分类体系和原则,掌握细菌和病毒的命名原则和方法。(二)教学内容4.1微生物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4.2细菌的分类4.2.1细菌分类的指征4.2.2细菌分类的方法4.2.3细菌的分类体系4.2.4细菌种的划分和种以下的分类单位4.2.5细菌的命名4.3病毒的分类4.3.1病毒的分类4.3.2病毒的命名

7、(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微生物的分类体系和原则难点:细菌三大分类系统,细菌分类等级中几个名词概念第五章微生物的生态(共1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分布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微生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教学内容5.1概述5.2空气和水的微生物生态学5.2.1空气中细菌分布5.2.2空气中病原菌及空气感染5.2.3水中微生物分布5.2.4水中微生物学检验5.3土壤中微生物生态学5.3.1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分布5.3.2细菌对自然界物质的转化作用5.4动物微生态学5.4.1反刍动

8、物微生态学5.4.2非反刍动物微生态学5.5微生态平衡5.5.1微生态平衡的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