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

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

ID:2588068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_第1页
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_第2页
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_第3页
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_第4页
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进展蒋庚西,仲崇俊,高增栋【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自体移植1术后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CABG术后康复包括合理运动和锻炼。高脂血症是移植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移植静脉病变的比例随血脂水平的增高而明显增高,术后给予降脂治疗可延迟移植静脉病变的发生,减少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再手术的可能性[1]。吸烟加速移植静脉病变的发生,随访术后15年的患者,发现术后继续吸烟者与停止吸烟者相比,心肌梗死发生、再手术和心绞痛复发的危险比分别为2.5,3.3和2。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CABG术后移植血管病变可

2、能有促进作用,应控制最高血压不超过140/90mmHg。糖尿病对CABG术后的生存率有影响。2移植静脉病变的药物治疗2.1抗血小板药物已有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可减少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激活引起的移植血管内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使血小板膜上环氧化酶乙酰化,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形成血浆血栓素A2(TXA2),阿司匹林也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Ⅱ相释放。潘生丁增加血小板膜上的cAMP合成,抑制TXA1和TXB2的产生,从而抑制血小板黏附与积聚。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可提高移植静脉的通畅率,但不能减轻内膜增生,临床应用主要防止早期血栓形成。2.2抗凝类药物主要有肝

3、素类制剂和抗凝血酶类药物等。(1)肝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进入G1期,并改变SMC周围基质的组成,限制SMC迁移。肝素也促进内皮细胞(EC)的再生,且能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失活,从而抑制内膜增厚;(2)水蛭素是一种凝血酶抑制剂,能够阻止附壁血栓的形成。PPACK(D-Phe-Pro-ArgCH2Cl)是一种合成的寡肽,能不可逆地包绕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部位,降低凝血酶介导的血小板黏附。两者均能抑制血小板沉积引起的再狭窄。2.3SMC增生抑制剂研究较多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抑制AngⅠ转变为活性AngⅡ,阻

4、止后者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SMC增生和基质蛋白的合成,减轻血管损伤后的增生反应。用AngⅡ处理培养的主动脉SMC后可见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mRNA表达增强,PDGF水平增加,因此,AngⅡ引起的SMC增殖依赖于PDGF,ACEI则通过抑制PDGF的产生发挥作用。应用西拉普利干预损伤的大鼠动脉,表明西拉普利可减少内膜增生面积。此后,西拉普利、开搏通、肌丙抗增压素(AngⅡ受体拮抗剂)等用于实验治疗内膜增厚,均获得较好疗效。另有研究发现,ACEI不显著减轻模型兔的内膜增厚,认为ACEI对啮齿类动物内膜增厚模型有抑制作用,而对兔、熊和

5、猪无作用。2.4其他药物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C等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加速损伤愈合,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抑制血管收缩及SMC增殖,可以减轻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研究中的新型药物包括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拟前列环素药物、PDGF抑制剂、新型抗炎药物Trainlast等。3移植静脉病变的基因治疗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是防治移植静脉病变的重要研究手段。根据移植静脉病变的形成环节,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是抗血栓,抑制细胞增殖、迁移,防治基质重塑,减轻炎症反应等。3.1抗血栓术后1月内的移植血管病变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C型利尿肽通过C-GMP旁路途径促

6、进血管内皮的修复,可以抑制血栓形成。用腺病毒介导C型利尿肽基因转染兔颈外静脉后植入颈总动脉,发现术后14天和28天时,实验组附壁血栓的面积小于对照组[2]。尿激酶原能激活纤溶酶原,使纤维蛋白水解,血栓溶解。经腺病毒介导尿激酶基因转染大鼠颈静脉进行自体移植,发现术后14天时,实验组桥静脉无血栓形成[3]。应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基因和水蛭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进行实验,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3.2抑制细胞增殖SMC迁移、增殖是静脉移植1月以后形成再狭窄的主要原因,针对此过程,设计出多种干预方法。(1)转染细胞毒素基因可产生细胞毒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

7、内膜增生。将携带有腺病毒载体单纯带状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的腺病毒注入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血管损伤处,4周后发现血管内膜/中膜比降低42%[4],证明了血管细胞毒素基因治疗的有效性;(2)对细胞周期蛋白进行基因负向调控可引起细胞生长抑制,用人的衰老细胞衍生抑制蛋白1基因(P21)转染移植静脉,发现P21表达量与增殖的SMC数量呈负相关。在人大隐静脉组织培养块中转染视网膜母细胞瘤突变体基因,4周后发现实验组内膜增生的程度较对照组下降59%[5];(3)引入反义核苷酸对促进细胞周期的蛋白进行调控会抑制细胞的增殖,人工合成的反义核苷酸能与靶基因m

8、RNA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链,从而抑制mRNA的复制、转录和表达;(4)转录因子E2F能上调细胞增殖核抗原、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