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614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15
《关于制订2006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编号:01400247课程名称:精密机械设计基础FundamentalsofPrecisionMechanicsDesign学分:5.5学时:88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一、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适合于近机械类各专业。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机构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6周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通用精密机械必备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以满足现代测控仪器的结构设计需要,适应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掌握常用机构、零部件、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于不同
2、型式的机构和零部件具有分析、比较、选择的能力。2.掌握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能对基本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和改进设计,选择有关参数,必要的受力分析、精度分析,强度和刚度验算,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3.通过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典型机械零件的一般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准、规范、图册、手册和查阅有关机械设计资料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篇(44学时)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关系分析(10学时)1.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2.机械零件材料学基础3.机械设计中的摩擦学基础4
3、.基本概念5.机构运动简图6.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12学时)1.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应用2.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特性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4.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第三章凸轮机构(8学时)1.凸轮机构构成、功用及分类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基本尺寸的确定第四章齿轮机构(14学时)1.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及其应用2.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3.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6.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变位齿轮的概念7.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8.直齿圆锥
4、齿轮机构第二篇(40学时)第一章、第二章圆柱弹簧及片板弹簧设计(3学时)1.弹簧的分类及应用2.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3.弹簧的基本参数计算4.拉压弹簧设计5.提高弹簧性能的措施第三章摩擦传动设计(2学时)1.摩擦传动2.强度计算条件3.无级变速传动第四章带传动设计(2学时)1.传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2.传动工作情况分析3.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4.V带传动结构设计第五章齿轮传动设计(7学时)1.齿轮传动受力分析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齿轮材料3.轮齿的强度计算4.设计实例5.齿轮的结构设计和润滑6.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7.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8.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和效
5、率9.蜗杆传动的设计第六章螺旋传动设计(3学时)1.螺旋传动特点2.强度及刚度计算3.误差分析及消除和减小误差的方法4.滚珠丝杠传动第七章轴设计(4学时)1.轴的种类及应用2.常用材料3.强度计算及刚度计算条件4.轴的结构设计计算第八章联轴器及离合器(2学时)1.联轴器的种类及应用2.离合器的种类及应用第九章滑动轴承(4学时)1.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2.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轴承材料与轴瓦结构3.滑动轴承的润滑剂及润滑装置4.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5.液体动压轴承润滑的基本原理第十章滚动轴承(4学时)1.滚动轴承的结构2.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选择3.滚动轴承的计算4.滚动轴承的组
6、合设计第十一章直线运动导轨设计(3学时)1.滑动摩擦导轨的种类及特点2.滚动摩擦导轨3.导轨误差的计算及提高精度的方法第十二章机械示数装置(2学时)1.刻度特性方程与刻度函数2.误差分析第十六章机械零件联接(2学时)1.螺纹联接2.键联接3.销和过盈联接第十七章光学零件固紧(2学时)1.常见的固紧方法2.固紧方式的选择应用第三篇精密机械零件优化设计(4学时)1.计算机辅助设计2.机械可靠性设计3.优化设计4.机械创新设计方法5.现代设计方法总体发展趋势和特征三、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采用统一命题,微机试题库辅助,统一阅卷,集体复查,严把质量关。成绩评定:考试占70%,平时作业、小测验及
7、日常考核质疑等占30%,按百分制给出最终成绩。四、大纲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适当考虑我校教学改革要求而制定的。2.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删节。3.讲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常用典型结构介绍和分析,以弥补学生实际工程知识的不足。4.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注意把课程内容与现实的工程实际相联系。5..课外作业不少于6次,并有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