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313
大小:65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07-14
《台灣文化-蔡俊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台灣文化蔡俊賢以前史前時代臺灣在一萬八千年前左右,因海水上漲,漸漸與中國大陸分離,大約在一萬年前左右形成和今天形狀大略相似的島嶼,在此之前就有人類活動。考古學家在臺東縣長濱鄉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被命名為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人已知用火,主要使用打製石器、骨角器為工具史前新石器時代有的與東南亞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相關連。國際競爭時期西元十二世紀前半葉(當北宋與南宋之際),已有漢人移居澎湖,並且到臺灣從事貿易和短期居住。十四世紀後半葉(元末明初)以後,澎湖和臺灣本島漸成為漢人和日本人走私貿易和海盜活動的據點鄭氏治臺時期一六六一年的四月下旬,鄭成功將金門和廈門交由他的
2、兒子鄭經留守率軍約二萬五千人先抵澎湖,然後轉進臺灣,迅速登陸,展開對荷蘭人的進攻。次年二月荷蘭人投降,鄭氏允許荷蘭人攜帶自衛武器、財產、糧食和日用品離開臺灣。從此鄭氏統治臺灣,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荷分辦圖鄭成功初到臺灣,忙於對荷蘭人作戰,不久病逝,因此在文教推展上少有作為。鄭經時期接受陳永華的建議,積極推展文教工作,在今之臺南市內興建臺灣首座孔廟,在中央設立學院清領時代西元一六八一年,鄭經去世,鄭克 不久被殺,由鄭經另一子克塽繼位。克塽年幼,大權旁落,臺灣政局不穩。一六八三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奏准用兵臺灣,雙方大戰於澎湖,鄭軍潰敗,不久鄭克塽投降。
3、鄭克塽投降後,清康熙帝及若干大員認為毫灣為未開發的彈丸般小島保留臺灣徒殊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不如將漢人遷回中國大陸,而放棄臺灣。但施琅建議清廷說:臺灣土地肥沃,戰略價值極高,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臺灣。次年,康熙帝決定保留臺灣。清領時代清廷決定保留臺灣後,在臺灣本島和澎湖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府之下設臺灣、鳳山和諸羅三個縣。府置知府、縣置知縣,分別負責處理府、縣政務。馬關條約西元一八九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中、日兩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臺灣官民再三爭取清廷挽回,並爭取列強聲援,但均告失敗,只好尋求自救。五月二十五日,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巡
4、撫唐景耘為總統,設立議院等機構,以丘逢甲為義軍統領抗拒日本接收。日本統治時期臺灣民主國國旗──藍地虎旗(現藏臺灣省立博物館)然而,日軍登陸不久,守軍潰敗,唐景嵌、丘逢甲等相繼內渡中國大陸。六月,日軍進入臺北城,宣布開始統治臺灣。鎮守臺南的劉永福繼續領導軍民抗日。日本統治時期然而,日軍登陸不久,守軍潰敗,唐景嵌、丘逢甲等相繼內渡中國大陸。六月,日軍進入臺北城,宣布開始統治臺灣。鎮守臺南的劉永福繼續領導軍民抗日。 六月下旬,日軍南下,各地民眾紛組義軍和留台的新楚軍、黑旗軍英勇抗戰,終因兵力、武器與日軍相差懸殊,而節節退守°十月下旬,劉永福也棄守內渡,日軍占領臺南城,民主
5、國的抗日完全瓦解。 日本為對付臺灣軍民英勇的守土抗戰,曾出動大軍鎮壓。臺灣軍民戰死或遭殺害者多達一萬四千人,犧牲十分慘烈。日本統治時期一八九五年十一月,臺灣總督府宣稱平定全島後,各地仍不斷有武力抗日事件發生。各地義民的武裝抗日,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至一九零二年止為前期,這一時期,抗日事件前仆後繼,參加的民眾多者數千人,少者數百人,大多採取游擊戰術,使得日人猝不及防,而受到嚴重的打擊。 最初,總督府常採取殘酷的報復性鎮壓,而濫殺無辜,但更加驅使許多民眾加入抗日的行列。後來改實施「三段警備制」,依治安狀況,將全島劃分為危險、不穩、平靜三區,分別由軍隊、憲兵、警察負責警
6、備,但效果不彰。一八九八年,總督兒玉源太郎進而改採鎮撫兼施策略,一面擴充警力,利用壯丁團協助,以武力進行鎮壓;一面制定招降辦法,誘降安撫抗日分子一九零二年,各地抗日勢力悉數瓦解,民間私有武器全被沒收,這七年問因參加抗日而戰死或被捕殺者多達一萬餘人。日本統治時期西來庵事件被捕義士押解送審圖抗日義軍家屬被枷鎖示眾圖霧社事件一九三零年十月,霧社地區原住民因不滿日本官吏的橫暴和壓制,在酋長莫那魯道率領下,突擊參加學校運動會的日人,殺害一三四人,奪取武器彈藥,然後退入山中。 事件爆發後,總督府調集軍隊、警察二千餘人,使用轟炸機、毒氣等,展開強力鎮壓。霧社原住民經五十餘日抵抗,終
7、告失敗,原有人口一千四百人,僅剩五百人。翌年四月,日本警察唆使親口原住民加以突擊,又有多數人被殺。總督專制的統治體制日本殖民統治初期,總督府為了鎮壓武裝抗旦勢力和維持治安,不斷擴充警力,建立遍布全臺嚴密的警網和充分的警力;同時,也不斷擴大警察的職權,而至於無所不管。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執行勤務的警察農業改革日本殖民統治不久,總督府確立「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政策,將臺灣當作稻米和蔗糖的生產地,積極推動農業改革工作:一、在各地設立農業研究機構,提供新品種、新化學肥料,及教導新耕作技術。二、在各地成立農會,負責推廣新品種和新農業技術,灌輸農民農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