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ID:25778116

大小:1.7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_第1页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_第2页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_第3页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_第4页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6.(2016·泰州)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D)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8.(2016·郴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D)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6.(2016·盐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

2、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城乡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考试而产生的,这种考试应开始

3、于何时?(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1)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御史大夫;隋朝隋炀帝。(3)加强君权,防止丞相专权。(4)闭塞视听,导致农民起义等。16.(2016·玉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

4、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开始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等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12——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朝代发展概况①      设置进士科唐朝进士、明经

5、最重要;②      、武举开始;重诗赋宋朝重③      ;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朝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案文体是④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中国科举制?(1)①隋炀帝,②殿试,③重文轻武,④八股文。(2)科举制度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但科举制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

6、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1.(2016·南宁)“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B)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5.(2016·龙东)“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B)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3.(2016·天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中的“我”是明朝抗倭英雄(B)A.岳飞B.戚继光C.郑和D.林则徐7.(2016·东营)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7、(C)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1.(2016·江西)右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二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C)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威继光抗倭   D.左宗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