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ID:2576308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_第1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_第2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_第3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_第4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2、第1 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对其自身的包括风险状况在内的有关信息的了解比贷款人多,因而影响贷款人作出准确决策。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在贷款发放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企业面广量大,有些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其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甄别。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银行一般会按照平均的风险成本对中小企业设立同一的贷款利率。高质量低风险的企业因不愿接受或无力承担较高的利率而离开银行借贷市场,而那些风险高、质量差的企业却愿意承担较高的利率。这样,银行将面临大量的高风险、低质量

3、的借款企业,从而导致逆向选择。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  (一)惜贷。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使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及成本自主定价。但是由于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逐个进行风险度量。面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企业,银行若要做到信息对称,则收集、整理、分析、现场调查企业信息的成本费用必然很高。中小企业贷款一般贷款规模较小,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这使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二)信贷配给。微观经济理论将信贷配给现象描述为:在信贷市场上,出于违约风险的考虑,银行在某一既定的利率条件下,拒绝一

4、部分贷款者的货币需求,而不是提高利率以出清市场。国外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是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  (三)更高的抵押要求。中小企业在信贷筛选中一般也处于不利地位。当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问题时,一种主动的策略就是提出某种非价格条件,即通过某种机制诱使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或担保。中小企业在贷款中所面临的抵押要求更严格。同时,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可抵押资产较少,缺乏抵押品经常成为他们获得银行贷款的障碍。  (四)提高贷款利率。为了覆盖风险成本,银行必须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的攀升,使有意融资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大量的中小企业仍被

5、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  二、理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策略  (一)引入中小金融机构  现有理论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服务上,拥有信息优势。如Banerjee(1994)提出“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Berger和Udell(1998,2002)指出,缺少规范信息披露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模糊信息,即“软信息”。这种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具有强

6、烈的人格化特征,因而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大银行来说,其传递成本过高,而如果把决策权配置给地方分支机构,又会在银行内部产生代理问题,因此,中小金融机构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上比大银行具有成本优势。  (二)贷款技术  为了有效缓解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开发出基于不同种类信息的多种贷款技术。Berger等人将这些技术归纳为四大类。  1.财务报表型贷款。该类贷款的发放决策和贷款条件主要基于贷款申请者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主要适用于信息透明度高的大企业和一些有较长历史的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大多难以满足这类贷款所需的信息条件。  2.

7、抵押担保型贷款,又称资产保证型贷款。这类贷款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借款者所能提供的抵押品的数量和质量,而非其财务信息。即抵押和担保成为信用分析的某种替代机制。资产保证型贷款有很强的事后监控机能,可以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被广泛应用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它的主要缺点是交易成本过高,手续繁琐,而且无法满足抵押和担保要求的中小企业将被拒之于银行门外。  3.信用评分技术。这是一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计量分析从而作出决策的新技术。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信息问题,80年代以来被美国金融机构运用于小额

8、贷款的发放上。但由于该项技术较复杂,对信息系统和数据积累的要求较高,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4.关系型贷款。Berger和Udell(1998,2002)从银行的角度将大企业由规范财务报表体系披露的易于量化和传递的信息称做“硬信息”,而将那些缺少规范信息披露的中小企业的模糊信息称做“软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型融资假说”。该假说认为,企业固定地与少数银行打交道,银行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可以获得贷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状况,达到对不同类型的借款人进行甄别并减少道德风险的目的。  关系型贷款下银行的贷款决策

9、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而作出。这些信息除了通过办理企业的存贷款、结算和咨询业务而直接获得以外,还可以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