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5394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浅论汉译英文本中音译词的作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汉译英文本中音译词的作用论文.freelapodoufu)等等。(4)称谓语:在很多汉译英的文本中,都把“老爷”译成Laoye而不是Lord或是Master。JockHoe所译巴金的《憩园》l3在遇到“老爷”的称呼时,有的地方用master,有的地方用laoye,说明有些场合下master不能表达laoye的含义。更有甚者如林语堂,在他的半著半译的作品《京华烟云》中,不但把从前汉语中对于大户人家的女主人的称呼“太太”直接用Taitai表示。还把“哥”、“妹”直接音译成“ko”、“mei”,如“平哥”为“Pingko”等。(5)文化习俗语:英语中极具汉语文化特色的音译词有增多的
2、趋势,这和汉语中不断出现的英语音译词成正比例。两者都是文化交流的结果。有的表示汉语文化与习俗的音译词已经成了英语的一部分。诸如“Kungfu”(功夫)、“koing的意思,要说它是“撒娇”,英语中更没有对应词了。在这种情况下,若译者将它简单译为“affected”,英语读者就只会根据自己对于affected这个词的理解来想象一个英语文化中成长的“af—fectedgirl”,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译文塑造的“嗲女人”。这种现象我们姑且称为“文化干扰”。也许是为了避免这种干扰,MinJie在翻译杨东平的文章《上海女郎》时,就将“嗲”译成了“dia”。音译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消除译
3、语文化的干扰方面。译语读者只有在消除其自身文化干扰的情况下,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译文中包含的源语文化。借用语言学中“信息”的概念,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来讲:信息清空与信息重新输入。1.信息清空音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陌生化。为了明确告诉读者音译词的存在,译者会有意避免使用常用词以免产生歧义。汉译英的音译词由于使用的拼音和英语的拼写大相径庭,译语读者一眼就能辨出与英语的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陌生感,使译语读者与其文化隔绝。例如,译文中采用dia这种拼写,就创造了一种陌生感。因为英文中除了那些缩略结构之外,没有dia这个词。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也就是汉语文化输出的目标人群)读到这个
4、词时,无法进行回忆或联想。读者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联系就被隔断了。如果读者想要了解这个词的含义,他必须按照译者提供的线索去寻找。在这个寻找过程中,译者往往就把源语文化灌输给了读者,完成了信息(译文所要传达的源语文化)的重新输入。2.信息重新输入译者通过音译词仅仅创造出了一个空壳——一个没有意义的语言形式。因而音译词并不能够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译者通常采用在音译词后直接加解释性文字、文中加注或是利用上下文提示的方式,以输入源语文化信息。林语堂在提到“腊八粥”时用的是直接加解释的方法:lapacho,agrueleatenontheeighthdayofDecembe。杨宪益、戴乃迭翻
5、译《红楼梦》时,把“甄士隐”音译为“ZhenShiyin”,然后在文末加注为“Homophonefor‘truefactsconcealed”。而在MinJie翻译《上海女郎》的译文中,虽然没有前两种文字,但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去理解dia的意思。译文以这三种补偿方式将源语文化的信息完整地带给译语读者,凸显了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不同。从以上两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音译词成功地抗拒了译语文化的同化。它在保留源语文化特色方面,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音译就是汉语文化传播的最佳手段。实际上,音译的应用受到的限制颇多。因为音译词还要解决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它是不是能被译语文化
6、所接受。(二)音译词的消极作用音译词的消极作用也有两个方面:一是音译词本身并不能反映源语文化的特质;二是音译词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正是这两者的存在,才限制了音译词在译文中的大量使用。1.源语文化的缺失很多人因为音译词的拼写和读音不同于目标语言,就认为它具有“异国情调”。这是一种误解。这里有一个英译汉的例子。傅东华翻译的《飘》(Goneailangmeaning“ripplingnscholar,meaninganagedscholargrievingoverfrustrationsinhislife).。这两处的音译显得没有必要,而且这种解释型的句子让译文句式僵化。埃文·佐哈指出
7、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外来文本的形式太极端或太陌生,那么译文就有无法融入接收(目标)文化的危险。”很明显,过多的或是不恰当的音译词会让译文过于陌生,从而无法进入目标文化系统的主流位置。相对而言,译文被接受的要求比它保留源语文化的要求更基本,更重要。“可读性”是任何文本获得大量读者的前提,而音译词在很多时候恰恰会破坏译文的可读性。三、音译词的合理利用如果音译汉语名词的目的是让英语读者领略其蕴含的汉语文化,译者应该考虑两个问题:首先,音译词是否有文化代表性?其次,音译词的使用是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