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

ID:2575360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_第1页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_第2页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_第3页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_第4页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摘要]茅坤在文学思想的建设进程中,曾与派内的唐顺之、蔡汝楠和派外的徐中行等人发生争论。正是在争论中,茅坤不仅摆脱了前七子派的古文宗法,而且成功超越了以唐宋文代替或包容秦汉文的思维局限,以地理喻文,提出神理说,建立了古文正统论。在将诗歌正统让与七子派的同时,茅坤又代表唐宋派坚决捍卫其古文正统地位。  [关键词]唐宋文派;七子派;古文正统;诗歌正统;文派争论  [中图分类号]I206.2  [道眼者乎?愿兄且试从金陵、吴会一一而涉历之,当有无限好处耳。虽然,惧兄且以我吴人而吴语也。  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摘要]

2、茅坤在文学思想的建设进程中,曾与派内的唐顺之、蔡汝楠和派外的徐中行等人发生争论。正是在争论中,茅坤不仅摆脱了前七子派的古文宗法,而且成功超越了以唐宋文代替或包容秦汉文的思维局限,以地理喻文,提出神理说,建立了古文正统论。在将诗歌正统让与七子派的同时,茅坤又代表唐宋派坚决捍卫其古文正统地位。  [关键词]唐宋文派;七子派;古文正统;诗歌正统;文派争论  [中图分类号]I206.2  [道眼者乎?愿兄且试从金陵、吴会一一而涉历之,当有无限好处耳。虽然,惧兄且以我吴人而吴语也。  此处唐氏即攻击茅坤观龙法说的拘泥。事实也如此,茅坤尚未完全摆脱前七子的思维模式,仍要在秦汉文

3、和唐宋文问强作价值的高下区分,就不免受到唐的善意嘲弄:只是以眉发相山川,而未以精神相山川,仍是以肉眼而不是以法眼、道眼观物;如以精神、法眼、道言观文,则秦汉、唐宋各有其至,不得强分高下,更不得以风调来论定。斯言虽轻,却攻击了茅坤的喻证漏洞,戳穿了其观龙法与神理说的脆弱联系。不过,茅坤以地理言文的观龙法,却为其后来的古文正统论打下了思维基石,其神理说也发展成了《与蔡白石太守论文书》的文必求万物之情而务得其至理论。  该书内容庞杂,归纳有如下数端:第一,从自己宦场遭贬黜的经历出发,提出要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一意以著书作文为业,以求名传后世,稍寄其悲愤之情;第二,在

4、圣学和达巷之间,他选择了近于文学创作的达巷,提出盖万物之情,各有其至,而人以聪明智慧操且习于其间,亦各有所近,必专一以致其至,而后得以偏有所擅,而成其名的观点;第三,回顾为文历程,说自己走出了前七子派的古文宗法,摆脱了字比句拟的模仿习惯,在和唐顺之的交流中,加深了对上述观点的认识,并以其读司马迁传记的心得,明白司马迁的伟大乃在于其能各得其物之情而肆于心,并称这个心得乃是此庖牺氏画卦以来相传之秘。  蔡氏《答茅鹿门》驳议的中心就是茅坤的立言不朽,要他归宿于圣学的考德。第一,批评茅氏树为典型的司马迁、韩愈等人,认为他们遂多太过不安之词,非有德雍容之象,以通于论道的名义攻

5、击茅氏藉以发扬的不平则鸣说;第二,集中批评司马迁的不自知和不懂立言的直婉原则,阐明故立言者,夫子之末节,而夫子汲汲于修德为先,忠信为业,为吾人安身立命之学。第三,强调修德省心为本,立言作文为末,希望茅氏进于圣贤至德的心性之学。由此可见转而趋道的文章之士在选择安身立命的归宿时,却往往断绝了立言不朽的途径。  但茅坤并未放弃为文的念头,而是吸收了蔡氏的六经为准之论和道,走进了文章正统论的建设。观《复陈五岳廷尉书》《复陈五岳方伯书》可知其仍津津于这次天地万物之情、各有其至的议论,以为循此,学者惟本之吾心,以求之六藉之深,则固有释氏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颇以为得千古文章

6、之秘。这个议论引来了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的好评,以为与己见大同小异。  由上可见:第一,《与蔡书》是茅坤的古文理论超越秦汉唐宋之界的标志;第二,唐宋派的文论决非如人们所言的一直就只提倡唐宋文,而是在不断发展,有一个由包容秦汉到超越秦汉的过程;第三,论争对文学思想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正是在通信交流中,一些主张才得以明确,理论才得以完善。  抛弃了《复唐荆川司谏书》中观龙法的呆滞,留下其以地理喻文的合理因素,再渗入由神理说发展而来的万物之情、各得其至理论,茅坤的古文正统论已经呼之欲出了。有多条材料表明,这个理论在嘉靖三十三年就已经成形,并由万历七年的《唐宋八大家文钞》

7、及其《论例》公诸于众,流传四海。有关的书信宋、元之陋,百世之雄也。独于记序碑志以下,大略其气昂,其声铿金而戛石,特割裂句字之间者;然于古之所谓文以栽道处,或属有间。文之气与声,固当与时高下;而其道,则六籍以来所不能间者。故苏长公尝称韩昌黎文起八代之衰。其所指者,固在此。公谓然邪?否邪?倘公然苏长公所云昌黎特从唐中叶起八代之衰,则崔、蔡、左、陆以下,并草莽边陲可知之矣,又何疑于献吉乎?献吉云云,如属非妄,则唐武进以下,又可差其或上或下,或旗鼓相当,或鸿雁相次,当较然矣。任少海所意,不可于世而自负其奇,且谓世无柳宗元,或然或否,公又且一笑而谢之矣。  他称赞李梦阳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