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

ID:25745164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1页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2页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3页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4页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 摘要:滇越铁路通车,开始了沿线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博弈。伴随着火车而来的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活,迅疾地瓦解了传统社会生活构成的文化要素,迫使传统文化重新组合。传统的农耕文化被彻底打破,沿线彝族卷入了现代工业社会,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计方式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促使其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滇越铁路;沿线彝族;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32.17 火(火柴)是比火镰、火草来事,洋碱(肥皂)是比白土、草灰水高明更不要说火车比马跑得快,比牛车拉

2、得多,从而使彝族世俗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彝族人民从心理上接纳了火车带给他们的新观念。  滇越铁路通车后,现代教育开始在车站、城镇及部分乡村扎根、兴盛,大批彝族子女接受学校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此,这些彝族青年开始不安于现状,不愿意再按照传统方式守着房屋田产过活,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了希望和机会。他们大量出外闯荡,投身军旅,进入学校,在各级城市寻找机会。如距滇越铁路不远的泸西就出了张冲、张仕民两个著名的彝族人物。同时,这些受到新思想、新文化、新习惯影响和冲击的彝族青年,他们中有的人回到家乡,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彝族社会的某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及陈

3、规陋习。开远地方官员的惊叹就很具有代表性:阿迷自清皇统元年滇越铁路通车后,交通为之大便。上达省垣,下往京沪,胥由比经过,商旅称便焉,文化输入亦与昔日大异。惟是交通虽便,而对于地方金融日剥月削损失甚巨,习俗则日趋奢靡,不可遏制。可见,滇越铁路的通车,不仅以火车速度冲击和影响了彝族传统世俗观念,引起了彝族社会思想观念的极大变化,同时也使沿线彝族人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解认识了新思想、新事物,并很快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二)生活方式的变化  思想观念变迁后,滇越铁路沿线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适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100年前的滇越铁路所带来的现代化的运输方式

4、,与沿线原始的耕作方式和人们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强烈的碰撞,从而给人一种人类社会进程的强烈震撼。  1、语言的变化  据调查,在滇越铁路通车前,沿线的彝族大部分只懂彝语,特别是接近山区的彝族基本上只懂彝语,只是部分外出务工(如到个旧当矿工)的懂一些汉语。但滇越铁路通车后,经过长期的民族交融,各民族在语言上逐渐与汉族接近。在滇越铁路通车后短短的二三十年间,沿线彝族的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居住在坝区的彝族懂汉语的占多数,其中有的彝族年轻人甚至不说彝语了;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彝族,除彝语,多数都兼通汉语,只有部分老人不懂汉语。如在开远小龙潭等工商业发达地区以汉语为通用

5、语言,彝语则很不使用。开远市羊街坝区红果哨村,60岁以下的人已经不会讲彝语,除了几旬日常用语之外已经不能完全听懂彝语;丫口村据说只有一位唱彝族花灯的中年妇女会讲彝语,其他人已经不会讲彝语;老燕子窝村人没有会讲彝语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对彝语会听不会讲了。  2、婚姻家庭的变化  明清之际,滇南彝族的婚姻关系除了族内严禁通婚之外,大多遵循地缘关系和族群关系,所谓婚姻各自为类,不相混乱。婚姻多为族内婚,盛行姑舅表优先婚。滇越铁路通车后,彝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彝汉不婚的界限被打破,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相当普遍,同时彝族传统的姑舅表优先婚的制度也受到挑战。如建水、

6、石屏等的彝族婚姻习惯基本与汉族相同,婚姻的父母包办、推八字、送聘礼、离婚、寡妇再嫁得到社会的认可。婚姻基本上由父母包办,并且要出相当高的聘金,不管青年男女是否认识,只要双方父母同意,测好八字,择好日子,即可成婚接聚。聚妻时一般都有吹打手和轿子,下轿入门时要拜天地,司仪亦同汉族一样,喊出一些吉利的言语。由于彝族妇女打开了视野,已经在家庭经济的作用日趋重要,部分家庭事务由妇女主持,有权参加家庭经济开支的安排,夫找钱来交妻管,妻用钱后向夫报。传统的彝族婚姻家庭发生了嬗变。  3、衣、食、住、行的变化  滇越铁路通车后,由于沿线彝族逐渐接受了火车载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习惯

7、,加之现代工业品及商品性经济作物对彝族乡村农业社会的冲击,彝族各阶层在衣、食、住、行、习尚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服饰人民比较开通,服装较为时髦,外货销售较其他县多。甚至在彝族较为贫困落后的仆拉人的服饰也发生了变化。仆拉一种,仍沿旧习,男子用麻,女子用布,麻则自行纺织,布则购之于市。架衣寨妇女多购沙织布,运销开广一带,亦开财之一助耳。至于诡异之服,在昔夷族亦闻有之,今则无矣。铁路修通之前,开远等地彝族都戴鸡冠帽。通火车后,当地开始进行白银贸易,白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用白银装饰的鸡冠帽制作成本增高,当地彝族便戴不起鸡冠帽了,最终被更新快、适应性强、漂亮美观且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