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

ID:25740313

大小:111.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与反思基本信息课题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3.1《命题与证明》教材分析命题与证明涉及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以后复杂图形研究的重要基础.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命题与证明逐步渗透了推理论证的格式,并介绍了命题的结构和证明的步骤,所以命题与证明也是推理论证的入门阶段,命题与证明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关系到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阶段,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的思维和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变成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思维参与的程度对学生学好几何很重要。搞好几何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使学生掌握“双基”为立足点,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觉用图意识为突破口,避免使学生造成畏难情绪。2.学生已经具有了基本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运用基本事实和相关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要让学生知道证明的两个特征:一是步步有“据”,二是要符合逻辑和顺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结合具体实例,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但其逆命

3、题不一定成立;了解定理、逆定理和互逆定理;②.知道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2、过程与方法: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②.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关系;掌握证明的格式和步骤。教学难点:运用基本事实和相关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问题,复习引入。  问题1:如何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命题?如

4、何判断真、假命题?回顾教材是如何说明一个真命题正确的。问题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然后指出它们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1)同位角相等.(2)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思考回顾:命题与真假命题的概念与判断方法;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创设情境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体现生活中的数学.利用问题使前后知识自然衔接。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 归纳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并掌握如何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观察交流(1)两直线平行,同

5、旁内角互补.(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对顶角相等.(4)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提出问题:(1)上述四个语句是命题吗?(2)它们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3)(1)和(2),(3)和(4)之间,你发现了什么?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探究,归纳出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在现有的小组学习课堂中,学生的胆量和互助意识都比较强烈,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使大多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学生的自主思考分析能力。合作交流,巩固新知出示幻灯片做一做: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原

6、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3)如果一个数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6整除。(4)已知两数a,b。如果a+b>0,那么a-b>0。各学习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然后按照老师的引导完成解答过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讨论解题思路及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想一想,议一议判断对错:1、要证明假命题很简单,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2、证明真命题也很简单哪,只要举一个

7、正确的例子就可以了。同学们,那句话是正确的?怎样才能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得出“证明”的定义:一个命题的真假,常常需要进行有理有据的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推理的过程叫做命题的证明。思考这两个问题的对错,讨论各自的想法并初步总结: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由此引出“证明”使学生通过思考问题、互相讨论总结出“证明”的定义,加强前后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证明”。做一做归纳总结出示幻灯片:例1证明: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是什么?(1)依据题意画图,将文字语言转

8、换为符号(图形)语言。(2)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3)根据基本事实、已有定理等进行证明。例2:求证: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思考后互相讨论,总结归纳出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然后按照步骤完成例2。通过例题教学,突出和落实“证明”的两方面特征,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并掌握“证明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练习1、已知:如图,∠1=∠2,求证:AB∥CD2、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EF、GH所截,∠1=∠2。求证:∠3=∠4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证明”,在练习中使学生规范做题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