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2767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心理健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论文摘要:针对学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笔者在美术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心灵从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一次洗礼。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美术教学;渗透摘要:针对学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笔者在美术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心灵从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一次洗礼。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美术教学;渗透笔者身兼美术教学,平时与学生及各类校园事件的接触机会较多,所以灵感经常会在不经意中进发。学生处主任拿到了一封由校长那里转来的学生来信
2、,信中对穿校服校鞋、不许留奇异发型一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学校在干涉学生的自由。其实“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是中学生守则中的规定,我们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穿校服校鞋上学,不留奇异发型”。而当今部分学生受社会传媒的影响太大,不能接受这种校规的约束。针对上述现象,我开展了《青春活力》——中学生校服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认为“青春的美就是爱怎么穿就怎么穿,校服又大又呆板,难看死了,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模子,个性都得不到张扬”。面对这一观念,老
3、师对这一问题的反证已毫无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准备了一组图片,展示了一个模特和若干套不同类型的服装、鞋、帽。让学生自由组合一套自认为合理的学生装。最后的结果是,无一人将皮鞋与运动服装组合在一起。我故意问:“你们平时不是最喜欢将校服与皮鞋搭配在一起穿吗?”同学们哄堂大笑,少数“自由主义者”低头不语。学生基本上都将休闲运动装的搭配作为学生装,问及原因,他们说“简单、朴实、大方、经济、运动时方便”。我不失时机地肯定了他们的观点,同时允许他们张扬个性设计一套自己认为漂亮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校服。学生们精神为
4、之一振,作业过程中他们认真、执著,梦想着自己设计的校服在明天上市。在学生处办公室工作,最常见的就是那些因吸烟、打架、勒索等被批评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因气愤而像一头发怒的雄狮。那些犯错误的孩子有的没了犯错误时的“威风”,因悔恨而流泪:有的却全然不觉自己的过失对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依然为自己辩解或一脸无所谓。这些情景令我心痛,令我思索,于是《重拳出击》——校园公益广告大赛应运而生。课堂上,让同学们抨击校园中一切不文明现象。林纯珊同学的《莫让校园失去光明》揭示着校园中破坏公物的现象;李杰旋同学的《家里有人在等你》揭
5、示了个别学生夜不归家、流连社会的现象;邱妙蝉同学的画面触目惊心,以碎玻璃与带血的拳头的形象完成了《拒绝暴力》之作;而陈妙莉同学的《让我们一起保护校园环境》则以优美的画面倡议同学们共建美丽校园。作品在校园文化长廊展出后,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经在校园中遇到几个乱扔矿泉水瓶的学生,问及他们对乱扔垃圾的感想,他们有些脸红,说“习惯了”。是的,所有的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要改掉坏习惯可不那么容易。如何让他们对这些垃圾印象深刻呢?让他们捡垃圾,将收集到的各种垃圾带到美术课堂上,利用这些“垃圾”进行美术创
6、作,课题——《化腐朽为神奇》。课堂上,校园中所有可以重复利用的“垃圾”都被搬进了教室: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纸杯、糖纸……,同学们在达利、摩尔等抽象大师作品的启发下,以泡沫板、报纸、胶带相结合重塑《思想者》,以一次性纸杯重组《母与子》,以雪糕棍制成了比萨斜塔,用旧木筷建出了造型别致的小阁楼,而用可乐罐等做出的装饰品更是数不胜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用小糖盒、钮扣、筷子组成的小拨浪鼓,做工精细,实用性强,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造型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领域。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
7、态的视觉艺术,人类的造型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型活动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型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型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过造型活动的过
8、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型活动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人的造型活动离不开实践,科学家为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研究表明,大脑与外界存在着某种一致的关系,大脑皮层的活动取决于脑细胞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自身的代码(图式),用来译解和反映对象世界,这样,经常接触某一事物的人就形成了对该事物的代码,例如,经常听音乐的人。就形成对音乐的代码,而不接触音乐的人头脑中缺少编码,自然就难以解码,也就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