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23040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职高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高一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高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高一必修)!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的思想感情。2.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明确教学目标: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一、开放式导入: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的积极性。)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
2、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如果让大家来写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你先来思考一下,首先确立题目,再到你所选用的材料,你的观点……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那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
3、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三、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答: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材料涉及哪些方面?答: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2.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并大声读出来。答: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让学生体会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1)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答:第一部分:(1~3段)引出教育家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
4、活人。第二部分:(4~10段)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4-6)外界环境(7-9)主观因素第三部分:(11段)以排比的手法,激励人们努力创造。(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第二课时(2)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答: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3)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
5、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大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文章的写法。四、课文小结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五、思考了解陶行知先生创造精神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问)学生们可能会
6、想到“我们怎么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等等问题。(可课下讨论。)四、作业阅读有关创造思维、创造精神的资料,开阔眼界,扩大信息量。附:板书设计:创造宣言陶行知驳——————————举例————————立④环境太平凡(石头——不朽的塑像)时时⑤生活太单调(监牢里——《正气歌》)处处⑦年纪太小(莫扎特——音乐家)人人⑧太无能了(惠能——传黄梅教义)⑨走投无路(玄奘——得佛经)创造课后记: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