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

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

ID:2570962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论文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力提倡,将促使化学实验教学进行重大革新,化学实验将朝着微型化、简单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人员的伤害以及对环境的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力提倡,将促使化学实验教学进行重大革新,化学实验将朝着微型化、简单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人员的伤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力求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医用注射器具有气密性好、易操作、体积小、可调节、透明度好、易观察,且使用简便灵活等特点,这些特点将是传统实验仪

2、器无法替代的,同时它具备量取、转移、兼作反应容器等多种功能,能在“绿色化学”实验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医用注射器作为绿色化学实验的工具和平台,将其巧妙地应用到高中化学实验中的毒性气体制备、易氧化物质制取,以及气体动态平衡等实验中,大胆改进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预期将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发生重大改革。一、氢气燃烧实验的改进由于传统的H2燃烧试验是在玻璃尖嘴处点燃,学生能看到“H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下部火焰呈黄色。教师解释:玻璃中含有钠元素,而钠元素在燃烧时会发出黄色火焰,学生将信将疑,并提出问题

3、:如何除去黄色火焰?然后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归纳操作过程: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装好针头,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底部,并将针头扎在胶塞上,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然后放开,看活塞能否恢复到原位置,若能则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2.取下注射器的活塞,加入适量的Zn粒,并吸入稀硫酸,然后将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片刻后,去掉胶塞,针头朝上,点燃,观察H2燃烧的火焰。此方法的特点: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节约原料,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二、NO制取的实验改进传统的方法制取NO是在通风厨中进行,若在教室,则要打开门窗。制取的NO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N

4、O2,学生不易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同时NO、NO2都有毒,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那么,如何消除污染,既能观察到NO气体的颜色,还能探究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NO2,同时红棕色的NO2又会转化为无色的N2O4。分组讨论后,拿出一个30mL的注射器,思考、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操作过程:1.检验注射器气密性(方法同上述一)。2.将质量约1g的一束光亮铜丝绕成螺旋状。3.吸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使其浸没铜丝。4.吸入适量稀硝酸。5.将注射器的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观察现象:铜丝上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蓝。收集到约10mL无色气体后,去掉胶

5、塞,小心排出液体,再迅速将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观察NO的颜色。6.取下胶塞,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外轻拉约5mL,再将注射器的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让学生观察气体的颜色,并用手触摸注射器的外壁。7.待颜色不再变化后,轻轻将注射器的活塞向里推,当不能再推动时就停止,让学生观察气体的颜色,并用手触摸注射器的外壁。原理分析(用方程式表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2NO2(g)N2O4(g);△H=-57kJ/mol8.将尾气缓缓通入NaOH溶液中。三、制取Fe(OH)2的实验改进传统的

6、方法制取Fe(OH)2是用长胶头滴管吸入NaOH溶液,将滴管插入盛有少量FeSO4的溶液中,并挤压胶头滴管,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通过多次试验,我们很难看到白色絮状沉淀。原因是Fe(OH)2已被溶在水中的氧气氧化成红褐色沉淀Fe(OH)3。如何改进,既能节约药品又能便于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Fe(OH)2。启发学生思考,然后拿出一个10mL的注射器,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操作过程:1.检验注射器的气密性(方法同上述一)。2.用注射器吸取刚刚制取的FeSO4溶液约2mL,立即用该注射器吸入刚煮沸过的NaOH溶液3mL,可看到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且能保持较

7、长时间。3.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现象:白色絮状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原理分析: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