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

ID:55125471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8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_第1页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_第2页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_第3页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_第4页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_第5页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_第6页
资源描述:

《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注射器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运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化学研究提出新的理念——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之一,它包涵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原料的充分利用;其二,化学过程中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污染。环保意识在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能否保护环境?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此环保意识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现行教材中某些实验虽使用多年,但由于缺乏实验的设计创意,实验过程中污染和浪费现象,对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保意识存在明显不足,很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

2、求。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一边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一边积极进行创新设计,在绿色化学实验设计方面有一些体会,现联盟就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巧妙运用进行介绍。  一、硝酸、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性质实验综合装置  1、实验装置  ①50ml注射器  ②输液管  ③输液管夹  ④烧杯  2、实验步骤  1)浓硝酸与铜反应。在注射器中放入二小块铜片,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排净空气。  吸入约5ml浓HNO3,关闭输液管夹。反應剧烈进行,生成红棕色气体,收集约20ml气体。打开输液管夹,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注射器内蓝色溶液压入烧杯中,重新关闭输液管夹。  2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将输液管末端插入烧杯的水中,打开输液管夹,将注射器活塞轻轻外拉,吸入少量水,可观察到液面上升,红棕色气体消失,所得无色气体体积约为原红棕色气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3)稀硝酸与铜反应。在注射器中放入适量洁净细铜丝,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排净空气。  吸入约10ml稀硝酸,关闭输液管夹。铜丝表面产生气泡,收集约10ml无色气体。打开输液管夹,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注射器内蓝色溶液压入烧杯中,重新关闭输液管夹。  4)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将输液管悬于空中,打开输液管夹,将注射器活塞外拉,吸入约2-3倍一氧化氮气体体积的空气,无色气体迅

4、速变成红棕色.最后吸入氢氧化钠溶液,红棕色气体消失。  5)实验完毕,立即清洗注射器。以减缓HNO3对注射器的腐蚀。  3、装置优点  1)装置综合性强,整套实验包含Gu和浓HNO3反应、NO2和水反应、稀HNO3和Cu反应、NO和O2反应、尾气吸收,有很好的实验效益。  2)实验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无污染,保护了师生健康.  3)装置小巧,取材方便,节约药品,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实验易于成功。  二、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  ①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②干燥管③试管④Na2SO3固体⑤注射器针头⑥5ml注射器⑦双面胶  2、实

5、验步骤  1)取下橡皮塞,双面胶由上至下贴上五小片滤纸,分别用紫色石蕊、品红试液、KMnO4溶液、碘水、H2S溶液润湿。  2)用5ml注射器吸入约2ml浓H2SO4,将针头朝上,注射器活塞轻轻外拉少许,用滤纸将针头外附有的浓H2SO4擦净,取下针头,然后将橡皮塞倒置,把橡皮塞上的针头装在注射器上。  3)在试管底部装入约固体,塞入已准备好的橡皮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推动注射器活塞加入浓H2SO4,观察滤纸颜色变化:石蕊变红,品红、KMnO4、碘水褪色,附有H2S溶液的滤纸有S单质生成。观察完毕,通过棉花团向干燥管内滴入过量浓Na

6、oH溶液,并振荡试管,以加快SO2的吸收,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  3、装置优点  1)整个实验过程中SO2控制在“零污染”的水平。  2)易于操作,实验容易成功,且药品消耗少,杜绝浪费现象。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改进  1、实验装置  ①注射器A②注射器B③U形管④液体石蜡油  2、实验步骤  1)在注射器A中放入一小块铜片,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排净空气。吸入少量浓HNO3,立即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收集20—30ml气体。推动活塞,将注射器内溶液压入备用试剂瓶中。迅速把针头插入己装好液体石蜡油的U型管左管胶塞。  2)将注射

7、器B活塞外拉至与注射器A刻度相同,吸入相同体积的空气。然后将针头插入U型管右管胶塞。  3)同时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相同刻度,两注射器内压强相同程度增大,可见左管内液面上升,右管内液面下降。说明左管内的气体在气压增大的情况下,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即向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使左管内气压小于右管内气压。同时将两个活塞外拉至相同刻度,则左管内液面下降,右管内液面上升。说明左管内气压减小时,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即向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使左管内气压大于右管内气压。  4)实验完毕,取下注射器A吸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即可除去NO

8、2气体。  3、实验优点  1)实验具有很强的实验效果。这个实验一般是通过压缩NO2气体,观察气体颜色先加深,后由于化学平衡移动,颜色又变浅。这样的实验现象不易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