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

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

ID:25697617

大小:6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2

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_第1页
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_第2页
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_第3页
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_第4页
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2、第1 [内容提要]网络社会的兴起给传统的工业化社会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但同时也滋生着大量的社会问题。而网络社会问题是“网络性”、“社会性”、“问题性”的三位一体,它是网络系统的脆弱性和网络社会不成熟性的表现。在类型分析上,我们可以把网络社会问题分为越轨行为性的和社会解组性的两类,但无论怎样划分,网络社会问题都表现出了作用范围的全球性、形成机制的技术性、形成机制的复杂性、控制手段的艰难性、影响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  [关键词]网络社会社会问题类型与特征一、网络社会与网络社会问题的

3、滋生  1969年11月21日,6名科学家聚会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观看到一台计算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联通开始,就揭开了人类网络社会的序幕。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产物,今天,电子网络可以说已经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普及,原先仅存在于科学家或计算机从业人员之间交流的网络,现在已成为普通人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了。以国际互联网为例,从1995年到2000年的5年间,全球互联网商业市场正以62.4%的年增长率发展,用

4、户数从3000万猛增至5.5亿。在中国,网络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的,1997年中国网民(izen)仅有63万人,[①]到1998年底就达到了210万,2000年则攀升到2250万人。截止到2001年12月,中国大陆的网民已达到3370万人,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网络规模有可能达到世界的首位,从而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络市场。[②]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许多话题的一个重要背景和技术手段。正如蒸汽机带来了工业社会一样,网络也正在催生一个崭新的社会模式,型构出一种新的社会型态----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到来代表了人

5、类经验的一种巨大变化,尤其是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时空抽离性、互动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契机,并成为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重要源泉。正如卡斯泰尔(manuelcastells)所指出的,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型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为社会的整体性变革提供了动力源泉。[③]与传统的工业化社会相比,这种变革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相互作用的方面:  第一,以新的信息技

6、术和基因工程为基础的新技术范式的出现。目前,信息技术革命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它是多向度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新型的传播媒介或新型的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都是借助于信息技术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连续不断地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创新,从而在总体上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  第二,当代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全球化通过借助于网络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并在全球网络的广度、全球联系的强度、全球流动的速度和全球影响的深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过去的国际化、现代化、区域化不同,全球化体现为一个

7、特定系统在全球规模上发挥作用的技术、组织和制度能力,是全球共生发展的一种整体化趋势。  第三,电子超文本中主导文化现象的发展。互联网将连接个人与群体,并共享多媒体的超文本(hypertext),而这种超文本构成了新文化的支柱,使其在享有意识形态和技术上自由的同时,得以跨越整个地球和整个人类历史,并整合来自任何地方的任何符号,从而使新文化表现出了抽离历史与地理特性,变成主要由电子传播网络中介跟观众进行多样化的符码与价值互动的数字化形式。  第四,政治、经济、文化与信息的全球网络,将造成民族国家社会的终结。作为启蒙运动和现

8、代性的重要产物,民族国家社会一直是所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权力构建的疆域。不仅如此,整个社会科学的现代知识体系也都是在民族国家范围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国家社会事实上成了人们生存与体验的一种有效边界。然而,网络社会的来临,尤其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经济、文化、信息的网络化,将从根本上削弱民族国家的权力,动摇其生存的基础。  第五,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运用将使工业时代以来的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得到调整。长期以来,受自然界所支配的文化模式一直主导和制约着文化的自身发展,但到工业社会后期,这种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危及了自然

9、界的生存,也严重影响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一种深刻的生态学意识正深入人心,并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生产、消费和自我感知的方式。  由此可见,网络对社会实践的这种影响随着其作用力的不断发挥将不断引起其社会结构的变化。在网络社会中,构成社会实践的基础就是信息网络。从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角度来说,网络社会的确代表了人类生存经验的性质变化。如果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