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66655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试论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论文摘要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策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互相补充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本文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的辩证关系。摘要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策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互相补充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本文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的辩证关系。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辩证统一引言近年来,国内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努力将西方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
2、运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之中,有的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意译和直译作出概括,还有的文章运用关联理论来寻求归化和异化的最佳关联点,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本文认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归化能很好地传达原语寓意和精神,异化能很好地保留原语文化和形象,二者各具特色,各有用途。本文就英汉翻译中的归化法和异化法进行粗略探讨,旨在说明英汉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译者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两种处理方法,根据具体语境把握分寸,灵活运用。二、归化和异化理论归化和异
3、化是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idasarabbit(orhare)”为例,不译作“胆小如兔”,而是译作“胆小如鼠”,英语中的rabbit或hare被归化处理为“鼠”,因为在汉语中,兔子给人的联想并不是胆小,而是敏捷乖巧的形象。又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考虑到在英美国家文化中,龙给人的是一种可怕的印象,所以这里的“龙”不宜直译为“dragon”,一些译者译为“fourtigers”,堪称佳译。再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种,马才是勤劳和吃苦的象征。所以汉语说“力大如牛”按照英语民族的喻体,英语则说“asst
4、rongasahorse”;汉语“像牛一样勤劳”,英语则说:“on”译成“智如诸葛亮”,倒好像外国也有了智多星诸葛亮;把“CarrycoaltoNeanisking.”译为“盲人国内,独眼为王”;又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译为“Onedoesn’texpectivoryfromadog’smouth.”。两国文化中有的语言形象形义对应,也常用异化翻译,如:“Tostrikearket”译为“跳蚤市场”,而一些中国式表达进入英语国家后,也成为约定俗成的习语。如:“旧瓶装新酒”译为“Nean’sagreement”。这些语言文化都融了入异国,为异国的语言文化带来了
5、生气,增添了新鲜血液。翻译时引进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虽能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但应避免使用过分异化的表达。如把“TotakeFrenchleave”翻译成“作法国式告别”,那么译文会使读者费解。这一说法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当时赴宴的客人有不向主人告别便自行离去的习俗,因此这里应该译为“不辞而别”,便一目了然了。不考虑读者的接受力,不顾目标语的语言习惯,一味追求原文的形式对应,结果只会使译文晦涩难懂。四、结语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
6、必然。选取一种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风格。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异化或归化都应适度,过度的异化或归化都有损译文的质量。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是辩证统一,相辅
7、相成的,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都是不存在的,两者是根据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的不同而显示为现实、具体、动态的统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