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30977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探讨急诊eicu 患者72 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急诊EICU患者72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刘明许昌市中心医院EICU,河南许昌461000[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重症病房中的有效应用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该院在2012年2月—2014年3月急诊重症病房收治的72例E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甲组,被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并同期选取72例EICU患者作为研究的乙组,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护理,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良好护理效果,且甲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况更少,且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
2、其无缝隙护理干预,将能大大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并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关键词急诊;EICU;无缝隙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1674-0742(2014)11(b)-0144-03护理工作作为整体临床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患者入院之后就被贯穿在各个环节中,涉及到医院的众多科室、众多群体,而由于各科室、各群体间存在的差异性极易导致质量缝隙的出现,影响到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整个护理质量,为此,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不应该紧紧局限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或是局限在遵医嘱的质量管理方面,而是应该形成一条无
3、缝隙的护理链,积极做好各环节的护理工作与各护理环节间的交接工作,以最大限度提升护理质量[1]。为观察无缝隙护理干预模式在该院急诊重症病房中的有效应用,该研究抽取该院在2012年2月—2014年3月急诊重症病房收治的72例EICU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无缝隙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该院在2012年2月—2014年3月急诊重症病房收治的142例E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男80例,女62例,患者年龄均在23~85岁间,平均年龄是(43±5)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
4、72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具有一定可比性(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根据病情接受相应治疗,而后乙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被给予常规护理,若心理引导、药物服用指导与一般护理干预措施,而甲组患者则均被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建立无缝隙护理干预排班制度。急诊科,特别是EICU护理员需结合患者病情需要,适当调整护理排班制度,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倘若EICU患者很多,则适当增加护理员与护理工作的时间,繁忙时可实行连班制度,倘若患者比较少,则可允许护理员补休,同时,对于排班,需遵循新老员工互相搭配的原则进行,并实现对患
5、者的连续动态监测;②形成无缝隙护理干预小组。结合护理员年龄、护龄与专科知识、操作能力等实际情况成立护理小组,而小组内的成员均由护士长一并管理调动,并协助医生完成相应的急诊抢救工作。同时,在小组成立后,组内成员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继续监护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以逐步提升自身护理水平,最终形成一个个性化且全方位的无缝隙护理干预小组。③做好护理过程的无缝隙。首先,在EICU受到有重症患者需入院治疗后,其责任护士就需前往急诊室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观测其各项生命体征,检测患者各通道通畅与否,是否做了必要的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与止血等处理,判断患者是否需转至EI
6、CU,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转进EICU的必要性与存在的相应风险、经济花费等,而小组内的其它成员则根据患者病情准备抢救工作可能用到与必须用到的器械、设备与药物等[2];其次,患者在入住EICU之后,小组成员迅速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编制出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并进行分工处理,2人负责患者生命体征与液体量出入的监测与管理,其它人则负责相应护理工作,如患者因检查或治疗需离开病房时,需安排组员陪同,并携带相应设备,确保每轮班次都有2~3个救治员在岗,并于每天下班前针对患者护理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寻出问题并改正[3];再次,由于EICU患者的病情通常都比较危重,极易出现病情变化,故
7、护理期间,各护理员必须给予患者密切观察,并做好一些预见性的护理工作,同时,在患者抢救过程中,有效记录患者抢救时间、表现症状与相应抢救措施、抢救效果等,以备后期评估;最后,做好患者的心理引导工作。由于急诊患者多为突发性发病,且病情发展比较急,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加之还需入住EICU,更是让患者及其家属承受较大心理负担,为此,护理员需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症的相关检查与疗法以消除其疑虑,并通过加强同患者间的沟通来了解其心理的各种需求,并加以满足,以引导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