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

ID:25624878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_第1页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_第2页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_第3页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_第4页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熊笑王尚文在《语论感——语感的定义》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语言是把人和社会、文化联结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就是把人和语言联起来的纽带;如果说语言是人之为人的直接源头,那么语感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语文新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是,当前对语感的定义是众说纷纭的,更别说它的特点、运用等。那么,究竟何为语感,语感又有怎样的作用呢?一、语感的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语感已经成为语文理论研究的热点,流光易逝,研究者们在这一道路上又探索了漫漫的二十年,但大家对语感的解说仍然众说纷纭。最初,语感这一概念是由语文学家夏丏尊先

2、生提出来的,他说:“无论是语是句,凡是文字都不过是一种寄托若干意义的符号。这符号因读者经验能力的程度,感受不同:有的所感受的只是其百分之一二,有的或者能感受得多一些,要能感受全体那是难有的事……这种对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1]夏丏尊先生所言“文字符号”不免具有一定的含糊性。我们首先要明确语感的对象——语感之“语”的内涵。王尚文先生在其著作《语感论——语感的定义》中对此有准确的阐述:“语感之语为言语而非语言”,言语才是所‘感’的对象。因为“语言是一种集体的‘规约’,言语则是个人活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言语活动而不是条条框框的语言规则。因

3、此,语感的对象应该是言语而非语言。[2]夏丏尊说,语感是对“文字符号所表达内容的灵敏的感觉”,可能有其一定的片面性。有时候,一个人说一句话,我们都能理解其表达的意义,但却觉得别扭,话不像话。比如外国友人说“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我七点就出家了。”我们都能明白他的意思,可是直觉告诉我们不对劲。因为中国的语言习惯是“今天早上担心交通拥挤,我七点就出门了。”可见,语感并不单纯是对言语意义的反应,还包括对言语形式的反应。那么语感之“感”又指什么呢?语言学家们各抒己见,有人把语感的本质归结为语言知识,有人把它归结为一种心理感知,也有人把它归结为能力。吕叔湘在《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一文中这样说:“人们常说

4、‘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3]徐云知认为“广义的语感是指对言语活动进程和方式或自发或自觉或自动地直接起稳定、快速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心理特性;狭义的语感则指言语活动中的心智技能”。[4]王尚文说“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本文认为,语感应该是以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对言语刺激做出即时反应的感觉能力。所谓的语感,都是指对言语的感觉,而且这感觉是一种能力,每个人体验这种感觉的

5、能力是不同的。这感觉包括两方面,既有对言语意义的感觉,也有对言语形式的感觉。因此,本文中语感的定义是“以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对言语刺激做出即时反应的感觉能力”。[5]二、语感的形成机制笔者认为形成机制是指最终能够使人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一定反应的作用过程。王尚文在其著作《语感论——语感的定义》中曾提到作为语言学大家的赵元任在写书著文时还需要时时请教“地道的北京人”。王尚文先生认为其原因是“地道的北京人”虽然不是语言学家,但他们的感觉(语感——笔者注)是标准,即语法标准。由此可见,语感于语言使用习惯。王尚文在《语感论》里《语感的定义与特征》一章中说:“我们心底这种‘像’中国话‘像’的标准因言语刺激而

6、作出的反应,就是语感。”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说中国人会有“晒太阳”、“包在我身上”、“不像话”、“东西”等等外国人听了根据汉语语法分析会犯迷糊,中国人自己仔细思量也想不出其语法规则的词句。但是,这确实是非常地道的汉语。对于人来讲,如果说形成机制是指最终能够使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一定反应的作用过程的话。那么,语感的形成机制是语言的使用习惯。单个人的语感于生活中言语习惯的熏陶和自身言语系统的建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被包围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言语世界中。从牙牙学语到能够流畅自如地使用母语,他需要累积很多语言知识,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但不能忽略的是,他所处的言语环境,周围的言语习惯

7、对他的语感形成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例如一个人理解“爱”这个字,从一开始接触语音、字形,“爱”在他心里的图式是:“爱”是这样读这样写的。老师举例子“妈妈爱我,我爱妈妈”,于是“爱”这个字的意义又多了一点新的含义,原本的图式改变了,稍微长大一点,懂得“我爱祖国”,到青年时代懂得“爱情”,晚年懂得“生命大爱”,关于“爱”的言语习惯,对有“爱”字的言语活动所产生的语感会不断变化,不断丰富。这就是一个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