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

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

ID:2561707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_第1页
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_第2页
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_第3页
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_第4页
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论文内容摘要:多声部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freelophony)。这四类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各自明确的历史阶段和鲜明的风格差异。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音乐是单音音乐的说法似乎已成定论。在中国音乐中,严格意义上的复调音乐、主调音乐也是在20世纪初的专业音乐创作中开始的。但是随着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一些既不属于单音音乐,也不能简单归于复调音乐的织体形态,学者们把它们称为复调因素(PolyphonicElements),并以此来

2、表示同以上四类织体形态的联系与区分。这些复调因素,体现了长期以来人们以直觉方式存在并延续的多声部的旋律思维。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在我国的许多民族中,长期的音乐实践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若干独特的复调因素。本文从支声复调、衬腔式声部结合方面来着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这类多声部民歌主要是由一个主要曲调和这个曲调的一些“分支曲调”组成。“支声”即由分支曲调而得名。分支曲调与主要曲调若即若离、时分时合,对主要曲调起衬腔作用。在我国民间多声部音乐中,戏曲、曲艺和器乐曲采用的支声形式,大多是将主要曲调中的音用相邻

3、音进行加花装饰后,形成节奏中疏密对比的变奏形式。而在多声部民歌中,则更多是各声部以大体相同的节奏进行纵向的支声,形成“分合”关系。这种形式在多声部民歌中运用范围最广,是我国多声部民歌中最基本的形式。通常,分支曲调是由单旋律的“变唱”发展而来。我国许多民歌中的支声形式都是通过这样形成的。还有一些曲调在流传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不同的变体形式,而人们又常常比较习惯演唱各自熟悉的旋律,所以合唱时就产生了不同变体的相互结合。这些分支曲调在与主要曲调结合时,形式灵活多样。例如男生重唱《真心绿酒满堂筛》,是以齐唱为主、先“合”后“

4、分”的重唱。两声部间是同旋律变唱关系,节奏几乎完全相同。有些民歌“合”“分”交替的较为频繁,但在乐句的起止点上大多仍是同音。这些都是较为典型的支声形式。也有一些支声的形式是先“分”后“合”,它是支声形式的另一种发展形态,乐句的正词部分大多为“分”,后面的衬腔大多为“合”。例一:男生二重唱《心飞意乱为意中人》的形式是支声中最常见的一种。歌曲中的“分”“合”间距很短,在小节强拍上均为“合”,在弱拍上一般为“分”,同时加上了简单的变奏形式,在两个声部的节奏上进行了疏密的呼应,使整个歌曲无论是从音程关系还是声部间的织体上

5、,都变得非常丰厚、饱满。例二:侗族民歌是由领唱与齐唱间的声部不同的结合而产生的支声、衬腔形式。主旋律在下方声部,从同度向不同音程分离,并包含有三度平行。两声部间,旋律方向一致,节奏相等,齐唱常在结束前唱时值较长的音,这样会更加突出领唱,最后两声部终止在同一间上。例三: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他们的民族音乐中存在着大量即兴演唱的支声衬腔式多声部民歌。常见的支声手法是在齐唱的基础上,与主旋律近距离形成,以同度或纯八度的谐和音程向其他度数音程离开,每一句分离后都汇合到同一音上,有些片段使用平行四五度的进行。

6、民歌《拉了拉》在第三小节的最后半拍处开始对下方声部进行自由模仿,然后下方声部一直以商调式主音与g音形成长短不等的固定织体以及附加装饰音的形式进行,在平等四五度的进行中,不时出现平行大二度的和声音程,最后汇合到主音上。下方声部以同主音的不停运动为主,同上方声部形成支声衬腔式声部结合。在畲族多声部民歌中,支声衬腔的形式也很多见。一般常采用较自由的模仿形式,音乐气氛热烈而奔放。两声部间通常是先唱者还没有唱完,另一声部就跟进来了,据说这是主要在与客人赛歌时看谁反应快而形成的“双音”。民歌进行中男女两声部间虽然节奏错开,但

7、实际上是一个八度平行的混声合唱。高声部的节奏是先二后三,低声部则是先三后二,形成了两种复拍子不同强弱位置的二声部组合形式。和声音程使用八度、五度、三度、二度,最后统一到同度。劳动号子是汉族多声部民歌中数量最大、形式多样、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民歌形式。由于“领众唱”是其基本演唱形式,因而在劳动号子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复调因素。在《撑篙摇橹号子》的三个号子片断中,各个声部间都是具有独立性,领唱与齐唱之间形成支声、衬腔式呼应:(1)两声部都固定选用羽调式,以主和弦各音作织体变化,齐唱与领唱声部形成“帮腔”结构。(2)齐唱

8、声部在第三小节处开始与领唱声部形成同度卡农,由于节奏错位而使两声部形成了三度的和声音程,效果更为紧凑。(3)领唱声部旋律为宫调式,齐唱的两个声部旋律全在徵调式上,在第一小节中齐唱(二)将领唱的旋律扩大,左下方四度的自由模仿,齐唱(一)与齐唱(二)互相转换形成反向叠置。齐唱(一)每次出现都固定在每一小节的次强拍上,使用领唱的动机进行音乐发展,三个声部间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