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

ID:25601963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1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_第1页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_第2页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_第3页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_第4页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初步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封堵治疗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动脉导管未闭45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静脉导管封堵法治疗。以降主动脉造影及心脏超声测定PDA最小内径,并应用心脏超声评价其疗效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医学硕士论文范文结果45例手术全部成功,42例在封堵器到位后30min经主动脉造影证实完全堵闭;2例术中发现仍有少量分流(1例术后10d复查心脏超声证实无残余分流,1例2

2、0月后超声检查仍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有较多残余分流,术后4h发生溶血,随后行外科手术治疗。X线造影、2DE及CDEI所测得PDA的最小内径分别为5.5±2.0,6.9±2.0及5.8±3.2mm。2DE与X线相关系数为0.86;CDEI与X线相关系数为0.97。随访中未发现封堵器发生位置变化、占位效应、局部湍流现象及压力阶差。封堵术后10月患者PA、EDD、EDV、ESV均有下降,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初步评价Amplatz

3、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封堵治疗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动脉导管未闭45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静脉导管封堵法治疗。以降主动脉造影及心脏超声测定PDA最小内径,并应用心脏超声评价其疗效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医学硕士论文范文结果45例手术全部成功,42例在封堵器到位后30min经主动脉造影证实完全堵闭;2例术中发现仍有少量分流(1例术后10d复查心脏超声证实无残余分流,1例20月后超声检查仍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有较多残余分流,术后4h发生溶血,随后行外科手术治疗。X线造影、2DE及CDEI所测得PDA的最小内径分别为5.

4、5±2.0,6.9±2.0及5.8±3.2mm。2DE与X线相关系数为0.86;CDEI与X线相关系数为0.97。随访中未发现封堵器发生位置变化、占位效应、局部湍流现象及压力阶差。封堵术后10月患者PA、EDD、EDV、ESV均有下降,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介入治疗方法。超声心动图在适应证及封堵器的选择、术后疗效观察、血流动力学评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描记术导管留置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近30年来有多

5、种介入治疗方法先后应用于临床,其临床适应证和成功率也不相同。近年随着其方法、材料和传送器材也不断改进,介入治疗PDA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Amplatzer封堵器的应用使介入治疗PDA迈入了一个新台阶[1]。我院近两年采用Amplatzer方法治疗45例PDA,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1年1月~2003年2月住院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共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4.0±14.7岁(1.2~67岁)。入选条件为:患儿年龄须在1岁以上,临床听诊发现其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连续性杂音、X线胸片、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单纯PDA。

6、对伴发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合并其他必须手术矫治的畸形者;右向左分流者;1岁以下患儿;造影剂严重过敏者及近期有严重感染者均不入选。作弹簧圈治疗者不入选。1.2手术材料Amplatzer封堵器结构组成:Am-platzer封堵器(美国AGA公司)为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的网状结构,外观呈蘑菇状,长度为7mm、具有自膨胀性能,内缝3层高分子聚酯片,可诱发血栓形成。按“腰部”直径分为6/4,8/6,10/8,12/10,14/12,16/14mm六种规格。输送装置:输送器由传送导丝和外鞘组成,可根据封堵器大小选用合适的外鞘管,传送导丝为不诱钢、顶端有螺旋纹,

7、末端有一旋转柄。1.3介入治疗方法。1.3.1儿童在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并行血氧饱和度监测下,成人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侧股动脉及股静脉穿刺,股动脉置6F的血管鞘。1.3.2肝素化后(100U/kg),送猪尾导管至降主动脉测压,并行降主动脉正位及侧位造影,观察和测量其PDA最小内径、位置及形态。根据其内径大小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选择方法为降主动脉造影测量PDA最小内径加2~3mm(16岁加2mm)。1.3.3自股静脉送多用途导管经右房、右室、肺动脉、PDA至降主动脉;沿多用途导管送交换导丝至腹主动脉;拔出多用途导管及血管鞘,沿交换导丝送入输送鞘管。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