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ID:25596821

大小:6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1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_第1页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_第2页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_第3页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_第4页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继竹内鲁迅在80年代广为人知之后,陆续涌现出的鲁迅研究专家像丸山升、伊藤虎丸、丸尾常喜、北冈正子、藤井省三等都在中国享有盛誉。他们的著作翻译到中国后,都会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以至于有些学者沿用竹内鲁迅的说法,继续给日本学者加冕,相继出现了丸山鲁迅伊藤鲁迅丸尾鲁迅等等称号。且不说这种顺势加封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单是这种思路就值得深思。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有他们自己的学术传统。尤其是重视史料、偏于考据的严谨学风和立足东亚、吸纳西

2、学的理论视野,给中国鲁迅研究者带来很大启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竹内好以来的日本鲁迅研究,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但就目前来看,中国鲁迅研究界缺乏这方面的反省。全面考量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重点要谈的是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一点思考。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继竹内鲁迅在80年代广为人知之后,陆续涌现出的鲁迅研究专家像丸山升、伊藤虎丸、丸尾常喜、北冈正子、藤井省三等都在中国享有盛誉。他们的著作翻译到中国后,都会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关

3、注。以至于有些学者沿用竹内鲁迅的说法,继续给日本学者加冕,相继出现了丸山鲁迅伊藤鲁迅丸尾鲁迅等等称号。且不说这种顺势加封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单是这种思路就值得深思。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有他们自己的学术传统。尤其是重视史料、偏于考据的严谨学风和立足东亚、吸纳西学的理论视野,给中国鲁迅研究者带来很大启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竹内好以来的日本鲁迅研究,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但就目前来看,中国鲁迅研究界缺乏这方面的反省。全面考量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重点要谈的是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一点思考。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

4、与思考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继竹内鲁迅在80年代广为人知之后,陆续涌现出的鲁迅研究专家像丸山升、伊藤虎丸、丸尾常喜、北冈正子、藤井省三等都在中国享有盛誉。他们的著作翻译到中国后,都会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以至于有些学者沿用竹内鲁迅的说法,继续给日本学者加冕,相继出现了丸山鲁迅伊藤鲁迅丸尾鲁迅等等称号。且不说这种顺势加封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单是这种思路就值得深思。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有他们自己的学术传统。尤其是重视史料、偏于考据的严谨学风和立足东亚、吸纳西学的理论视野,给中国鲁迅研究者

5、带来很大启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竹内好以来的日本鲁迅研究,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但就目前来看,中国鲁迅研究界缺乏这方面的反省。全面考量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重点要谈的是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一点思考。  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继竹内鲁迅在80年代广为人知之后,陆续涌现出的鲁迅研究专家像丸山升、伊藤虎丸、丸尾常喜、北冈正子、藤井省三等都在中国享有盛誉。他们的著作翻译到中国后,都会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以至于有些学者沿用竹内鲁迅

6、的说法,继续给日本学者加冕,相继出现了丸山鲁迅伊藤鲁迅丸尾鲁迅等等称号。且不说这种顺势加封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单是这种思路就值得深思。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有他们自己的学术传统。尤其是重视史料、偏于考据的严谨学风和立足东亚、吸纳西学的理论视野,给中国鲁迅研究者带来很大启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竹内好以来的日本鲁迅研究,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但就目前来看,中国鲁迅研究界缺乏这方面的反省。全面考量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重点要谈的是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一点思考。  作为日本学者研究鲁迅的名作,《鲁迅〈故乡〉阅读史》最早于20

7、02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正如译者所言,该书出版后学界反映良好,不止一家大学的中文系将其列入学生的阅读书目,而且印数三千册,很快售罄[1],可见其影响之大。201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新版本,使该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作者对史料的细致爬梳,尤其是对民国语文课本上有关《故乡》内容的精细分析和对一些回忆材料的巧妙征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分析民国时期知识阶级对《故乡》的阐释时,作者以事实的文学和情感的文学为考量尺度,梳理出两套阐释体系,清晰地反映了《故乡》在知识分子视野中的双向流布。这部分的分析不仅显示出了非凡的

8、学术功力,也给人带来很大启发。但正像一切优秀著作总难做到尽善尽美一样,该书也留下了重要缺憾,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局部分析十分精彩,但整体构架存在瑕疵。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