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58878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戏曲念白艺术对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指导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戏曲念白艺术对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指导作用戏曲念白艺术对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指导作用戏曲是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艺术,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借鉴》一文中(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笔者着重从情境创设、角色意识以及悬念设置、虚实相生等几个方面简略地阐述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可以使戏曲艺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起来,迸发出璀璨的火花。近年来,笔者在所承担的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中,进一步引进中国传统戏 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戏曲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分唱,七分念。可见,念是戏曲表演程式
2、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念,指戏曲中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它要求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虽然念白是一种散文体的语言,与韵文体的唱词不同,但依然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在听觉上能使人产生美感。王骥德在《曲律》中谈到宾白的写作时说:句子长短平仄,须调停得好,令情意宛转,音调铿锵,虽不是曲,却要美听。李渔《闲情偶寄》中也说:宾白之学,首务铿锵。一句聱牙,俾听者耳中生棘;数言清亮,使观者倦处生神。世人但以音韵二字用之曲中,不知宾白之文,更宜调声协律。这说明念白的基本要求一是顺口,二是美听,戏剧所具有的丰富的意境与复杂的情感必须通过这种音乐性的语言体现出来。因此,戏曲舞台上的念白,乃是一种经过音
3、乐化加工的艺术语言。 追求节奏感和韵律美,富有音乐性,能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戏曲念白的特点和中国古诗词的诵读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汉语言文字最大的特点是独体单音,很容易形成鲜明的节奏,产生独特的音乐美。虽然戏曲的念白属于散文体,诗词属于韵文体,但是其基本追求则是一致的。因此,在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引进戏曲的念白艺术,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1、戏曲念白发声技巧对古诗词诵读指导的借鉴 古诗词诵读关键,全在一个情字,要通过诵读,得他滋味(朱熹语)。诵读时,不但要读得字字准确、句句响亮,更要读出感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
4、感情变为真情实感,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朱自清语),达到身醉其言,心醉其情的境界。 在诵读指导中,我们常常发现,要让学生确确实实地读出滋味,读出感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把握不准确,没有获得自己个性化体验这一重要原因外,学生没有掌握发音技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很多老师在教学诗歌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学生在朗读时常常会吃音,就是朗读时发不足音,读了一半,就把音吃掉了,尤其是朗诵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吃音的情况特别普遍。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诗人们在作诗填词时,会根据情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韵部,比如尤韵适合用来抒本文由.L.收集整理发离愁别恨,灰韵适合表达抑郁之
5、情。如果学生在朗诵诗歌的时候这些词的发音不足,就难以体验并表达出充沛丰满的情感。而出现这种情况,和学生不懂在诵读时如何运气、发音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传统戏曲的念白十分讲究字正腔圆,要求做到吐字清,咬字正,气息足,送音远,字尾的吞吐控制贴切,喷口和气口运用恰当,这就需要演员念白时要精于技,即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发音吐词的行腔使调的技巧,还要善于调其气,即不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加大气息流量,还要调控好气息的使用并懂得如何在念白过程中不断补充气息。笔者以为,戏曲演员必须掌握的这些发音技巧,对于提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和水平,是十分有助的。为此,我们特地聘请了无锡市锡剧团的高水平演员,走进我们的古诗
6、词诵读课堂,结合具体作品的诵读,指导学生诵读时如何发音、如何运气、如何调息,如何纠正吃音的毛病,诵读时做到字正腔圆。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只是首二十字的小诗,但是要读得字正腔圆,要读得得其滋味,还真不容易。尤其有些学生吟诵到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时,显得底气不足,吃音严重,因而声音听起来软弱无力,不响亮、不浑厚,不能准确传达出诗句所要表达的豪迈乐观的情怀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诵读指导时,该演员边做示范边纠正学生发音中所存在的问题,以自己念白时的经验,指导学生如何发音吐词、行腔使调。比如,句末的楼字,字头l,为了发得响亮,发音时要使舌尖和口腔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以增强气流的压力,同时,舌面和
7、上腭之间要留有一些距离,以形成共鸣;字腹o发音时,要把口腔的开度扩大到超过平时生活语言中发这个音时的开度,形成较大的共鸣腔,同时延长发音时间;字尾u要收得柔和,要从拖长o时就开始逐渐缩小和放松口腔并减弱气流。这样,楼字的声音才显得清楚、响亮、有力、浑厚,才能品味出出这首所小诗特有的韵味与情感。在他一遍遍地指导下,学生的诵读,渐渐有了戏曲念白的味道,渐渐显得字正腔圆,在这样的诵读中,学生渐渐沉浸于作品的艺术境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