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

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

ID:25558625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_第1页
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_第2页
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_第3页
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进解剖学腹股沟管的教学方法论文.freel处,是腹横筋膜构成的卵圆形环,即腹环1。因其内穿行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所以我们在讲授内口之前应该先讲睾丸的下降。由于睾丸的下降,将腹壁所有的层次带入阴囊,所以内口是一个“真正”的裂口,其向远端延续至阴囊形成盲端;腹股沟管外口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的裂隙,呈三角形,即皮下环1。但此裂隙并非“真正”的裂隙,因为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在穿经皮下环时,将腹壁所有的四层结构带走,形成它的被膜(筋膜)。可见它并没有真正“断裂开”。只是由于腹壁的层次结构包绕精索之后变得很薄弱,我们用肉眼就可以看见一个由厚变薄的“边缘”,即皮下

2、环。所以应该让学生知道内口为“真口”、外口为“假口”。1.2.2四壁腹股沟管的四壁其实就是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行腹股沟管时,其前、后、上、下相邻的结构。这些结构由外向内分别为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腹横筋膜以及由它们形成的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镰和弓状游离缘等。2教学模型制作我们根据腹壁各层次的特点,让学生用最常见的白纸,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成简易的模型,把复杂变简单,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方法如下:第1步:随意取两张等大白纸,四边对齐,沿中线对折,形成四层白纸,由外向内依次显示与腹股沟管相关的四层结构。对

3、折线表示腹股沟韧带(如图1);第2步:沿对角ab线剪(或撕)下A片,ab线表示腹白线。在ab线上近a点处剪(或撕)一半圆形孔,表示脐,作为定位标志(如图2);第3步:在第1层纸上b点外上方约0.5cm处剪(或撕)一直径约1.0cm的圆孔,表示皮下环(如图3);第4步:在第2和3层纸的对折线上,由对折线中点向b点外侧约1.5cm处向上剪(或撕)一弧线,最高点距对折线不超过1.5cm,表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游离缘及腹股沟镰(如图4);第5步:在第4层纸的对折线中点上方约0.5cm处剪(或撕)一直径约1.0cm的圆孔,表示腹股沟管内口即腹环(如图5);

4、第6步:取一宽不超过4.0cm的长方形纸条,沿其长轴作两次对折,将对折线压死,表示穿行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如图6)。将第3、4、5步做好的纸模型,依图2恢复原来的位置(以“脐”为标志,极易恢复)。将第六步做好的纸条自腹环穿入,经游离缘下,由皮下环穿出。让学生自己分开四层纸模型,观察位于纸条前、后、上、下的结构,即腹股沟管四壁。这样教师不用再多讲,学生也不难理解腹股沟管实际“不为管乃为隙”的概念。3教学效果2004年以前,大部分的教师都采用挂图的方法讲授腹股沟管。我们对2003级学习系统解剖学和2001级学习局部解剖学的学生结课后进行了“你是否理解

5、了腹股沟管的构成”和“你是否能说出腹股沟管的构成”的调查。2005年开始我们采用本文的方法给学生讲授腹股沟管。2006年对2005级学习系统解剖学和2003级学习局部解剖学的学生结课后进行了同样问题的调查,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课后的教学效果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课后的教学效果两项指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传统教学法与本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课后的教学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传统挂图与本教学法教学效果比较4讨论腹股沟

6、管是腹股沟区最薄弱的部位,而且腹股沟管的解剖在腹股沟疝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方面都非常重要2。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对腹股沟区的外科解剖学的认识仍有争议,以致手术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2。在未采用本方法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的多,理解的少。过去的讲授方法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只知死记硬背地学习解剖,对未来的临床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没有任何帮助。采用本方法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文教学模型的制

7、作较赵承颖3的方法,材料更易取,制作更容易,理解更深刻。学生对类似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方法非常欢迎,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解剖的积极性和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