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53209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治疗梁喜娟高琴李淑玖河南南阳镇平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南阳474250[摘要]目的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vaginitis,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V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棉拭子取样检测,观察含氧菌情况,分析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情况,AV及其混合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64例AV患者当中,经过细菌培养后的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占比最大,为18.75%,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次之,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小,仅为3.13%
2、。其中粪肠球菌和链球菌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大肠埃希菌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V及其混合感染的PH值>4.5及Ⅲ~Ⅳ级清洁度的比例均较高,均>65%,而胺试验呈阳性主要存在于AV+BV中,其次为AV+TV,经过不同的方案治疗后,单纯AV的总有效率为98.44%(63/64),AV+VVC为83.33%(10/12),AV+BV为92.86%(26/28),AV+TV为88.89%(8/9),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析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促进患者获得积极预后。[.jyqkonalvaginitis,TV)和外
3、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及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等病症的研究较多,然而却无法解释所有的阴道炎症状[1]。而AV则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新型阴道炎,由于国内外对于AV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2],尤其是AV及其混合感染的患者,研究更是鲜少涉及,为更好地辅助临床治疗,本文通过对其展开研究,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V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经外阴、阴道壁和宫颈等部位以及阴道分泌物等检查确诊[3]。
4、患者主要症状中,外阴不适58例,阴道分泌物有异常或异味者49例,其中43例患者含多种症状。排除标准[4]:①月经来潮和妊娠,以及一周内有用药史;②研究3d内使用过阴道润滑剂,有性交行为;③无法回答医师问题的精神病或其他疾病患者。本次研究均经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2诊断标准①BV,参考Amsel临床标准进行判定,4项中若有三项为阳性则可诊断为BV;②VVC,以10%的KOH湿片镜检,若查见有菌丝亦或是芽孢则可诊断,若未见菌丝和芽孢,但患者有阴道炎症,这可将分泌物实施真菌培养以确诊;③TV,以生理盐水行湿片镜检,有活动滴虫即可诊断;④AV,以×400的
5、显微镜对滴有生理盐水的湿片进行观察,项目主要含乳杆菌分级和白细胞数,背景菌落和基底旁的上皮细胞以及有中毒颗粒白细胞在总数中占比等[5]。1.3研究方法以棉拭子在患者阴道侧壁的1/3位置取出少量阴道分泌物放置在2份载玻片上,其中一张滴入生理盐水,放置于光镜下观察阴道的清洁度和滴虫,以及线索细胞和菌芽孢,是否含需氧菌。另一张上滴加10%的KOH溶液,放在光镜下观察是否含菌丝、芽孢。另外将少量分泌物涂于载玻片,行革兰染色,在油镜(×1000)之下观察是否含菌丝、芽孢。而后以pH值3.8~5.4的pH试纸检测阴道PH值。若镜检无菌丝和芽孢,以及滴虫和线索细胞,却有阴道炎症时,应取其分泌物
6、实施真菌及细菌培养。将窥镜取出之后,在窥器上分泌物内滴入2滴10%的KOH液实施胺试验。分析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情况,AV及其混合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分析64例AV患者当中,经过细菌培养后的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占比最大,为18.75%,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次之,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小,仅为3.13%。其中粪肠球菌和链球菌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大肠埃希菌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下表1。2
7、.2AV及其混合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AV及其混合感染的PH值>4.5及Ⅲ~Ⅳ级清洁度的比例均较高,均>65%,而胺试验呈阳性主要存在于AV+BV中,其次为AV+TV,详见下表2。3讨论临床上认为,当女性阴道自然防御能力被破坏时,较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入而导致阴道炎症。AV作为一种阴道炎,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已被临床医务工们重视[6]。然而,对于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情况的分析,国内外均较少涉及[7],本文通过进一步研究此类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及深入认识AV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