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4797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岗位的共性能力需求,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成本核算能力、以及物流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能力。针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以实际物流成本为切入点,即以一套物流企业的成本资料为背景,按实际物流工作流程,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物流工作流程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过程的各项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
2、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以汽车物流企业的工作过程为主线,阐述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及流通加工等成本的组成内容、核算及控制方法。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课程主要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技能分为八个模块。 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突出企业需要的物流成本业务处理能力的训练,并反映当前物流领域发展动态,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课程内容完全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岗位直接领导的调查研究结果确定,培养物流企业特别是汽车物流企业一线操
3、作管理人员(如对应岗位群为信息员、信息员、核算员、计划员、成本会计员等;学生未来发展目标:班组长、工段长、仓管主管、物流主管等)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对完成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为总目标。 2.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课改项目组老师首先设计教学情境,教师在各教学模块中均采用先抛出学习目标,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同时,学习目标应尽可能地行为化、可观察、可测量,使学生不但明确学习目标,并可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用学生能够说明;学生会等类似的语言代替以往常用的掌握;了解等评议进行描述。通过老师指导,强调学生自
4、我构建行动过程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掌握了若要原理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元将教师设计好的学习情境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总结行动过程中的问题所在。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真正培养学生独立制定行动计划、独立实施行动计划并最终进行回顾总结活动,从而真正做动P(计划)-D(执行)-C(检查)-A(反馈)的PDCA良性循环。 3.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相结合 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
5、解决问题;学生实践活动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同时又需要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由职业技术到职业技能,再到职业资格,最终到职业能力的跨越。 4.以人为本 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上考核与课余考核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同一性评价与特质性评价相结合,以人为本,遵循评价的完整性、连续性、互动性与科学性的原则,过程评价
6、作为考核的重点,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 考核评价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种方式,先由学生分组将各工作模块的原理性内容进行筛选,教师试卷主要参考学生已筛选的重点、难点内容,对于学生未筛选出的重要原理部分,由教师补充后统一考核。这样,既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的必要补充考题也是对试题覆盖面的综合把握。 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创新点 1.突出了职业性 《物流成本管理》是以实际物流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物流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割裂的成本核算方法,融于物流实践工作过程中,在实践工作需要时引入
7、相关的知识,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流通加工成本、装配和搬运成本等,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方法的实际运用,突出了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2.突出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在《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中,我们将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导向式教学,教学的主线是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并针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引入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操本文由.L.收集整理作来学习相关知识,为了操作而学习知识,从而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3.突出了实践性
8、在《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中我们还通过采用企业的案例资料,仿真的工作场景,真实的工作任务,与实际工作中完全相同的账、证、表、单,给学生创造了逼真的职业情境,有效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工作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做的,就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所面对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