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

ID:25542445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_第1页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_第2页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_第3页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_第4页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思路;方法;探析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全新的业务,在既无成熟理论指导又无实践经验的条件下进行的对职务权利拥有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探索规律、积累经验的实验性质。经过几年的审计运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领导人员的选拔、廉政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正面效用,而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由于理论和经验双重缺陷所产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障碍。主要表现为权利与责任不对称、审计报告被搁置、审计风险无法量化等方面。本文仅就经济责任审计思路和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主要思路和分析方

2、法在于引入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按严格的学术意义来讲,经济责任审计是指根据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事先签订的代理责任契约而进行的事后评价或再度续约的可行性验证。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以下问题,使得这种事后评价难以发挥预期效应。(一)经济责任审计科学性不足。主要体现在经济责任界定不清,经济责任考核不够科学,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缺乏权威等方面。如资产保值增值指标,是衡量领导干部首要责任指标,却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其他因素。例如某企业十年前的投入是一个亿,十年后的今天增值为近两个亿,根据保值增值的公式计算不仅保值了,且增值了

3、一倍,可在质上就不一定了,道理很简单,个单位的货币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并不等值,更何况其中有许多人为的因素。(二)财务资料的可信度较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心主要在“会计信息失真、私设小金库、违规经营和漏交税金、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不良资产数额大”等方面,但这些问题的查处和评价是靠审计证据来说话的,而审计证据于会计资料。如果会计资料的可信度差,将会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甚至于可以造成审计判断上的失误。财务资料的不真实,就会造成对审计项目主要事实审查不清楚,重大问题发现不了,尤其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收支、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揭露不了,反映不出事物本来

4、的面目,从而出具不真实的审计结论,导致违纪违法行为得不到遏制,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得不到追究,干部任用的失误,严重可以引发行政诉讼,更有甚者还会以“审计过了”充当合法的“保护伞”。(三)审计方法不科学。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一般都是总体分析与重点检查相结合,详细审计与抽样审计相结合,审计会计资料与考核管理水平相结合,主要采取的是账项基础审计模式。账项基础审计很难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漏洞等,也难以发现企业领导者决策失误,尤其投资失误带来的风险或重大隐患。尤其是在当前审计力量薄弱、审计时间要求紧、审计任务重的前提下,账项基础审计

5、需要进行大量会计的重复劳动,其后果是审计成本高,审计的效率低,潜在的审计风险较高。一方面会计信息失真情况较为严重,经济活动中违纪违法的手段也更为隐蔽,造假的手段、技巧有不断升级的趋势,问题往往是存在于会计资料之外,用账项基础审计手段很难发现和查证;另一方面任意审计抽样在确定抽取样本规模、取样方式和处理样本过程上没有可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故其审查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业务日渐复杂的情况下,审计质量将会越来越低,审计风险则会越来越高。(四)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使之操作失误。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依据为《审计法》、年的

6、两个暂行规定,以及有关法规规定。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经济权利的增加,相应责任的增加,在审计实践中这些依据远远不足。另外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规范。二、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思路(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思路。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思路是指以被审计单位暴露的突出问题为线索,进行追踪分析、查证,不仅可以指出问题的形成原因,指出被审计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可以分清离任领导的责任,进而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利于下任领导提高管理控制水平。这种思路通常可以适用于被审计单位在环境方面发生的重大事故

7、和已经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如决策失误等)。(二)以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为核心的审计思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审计人员以规避、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为出发点,确定审计性质、范围和时间的一种审计思路。有利于回避高风险的委托业务,寻求高风险的审计事项,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重点分配到风险较高的被测试事项上,使重大的差错和弊端能被揭露出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它是社会审计面对大量的审计诉讼案件以及高风险的审计执业环境提出的,尚未应用到国家审计当中来。虽然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尚未明显表现出来,尚未引起大量的行政诉讼案、巨额的赔偿。但是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领导干部的任用,

8、一旦任用的人员出现问题,又没能及时发现,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和集团的利益,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