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发展伦理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展伦理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研究论文.freelent)的概念,.freelentallySound)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开始积极研发环境友产品的环境标志制度。到90年代中后期,“环境友好”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土地利用、流域管理、城市建设、农业发展以及建筑业等。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二大支柱。会议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
2、料、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等概念。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认识环境友好的理念,涉及的范围也从技术、产品、产业、地区等领域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甚至新的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发达国家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能源、环境问题,在我国发展的最近二十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单位能耗偏高和生态破坏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损害国际形象。因此,能源资源利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积极开展可持续、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努力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内在统一。
3、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1999年)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三大目标,实现人口规模的零增长,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实现生态退化的零增长。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至此,在我国一种全新的关于社会发展状态的观念逐步形成,即“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契合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思想的整合与超越,是一种真正符合人类发展需
4、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新社会发展状态。2“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及内在联系2.1“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Resource—Efficientand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以节约资源为核心,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各种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
5、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即是指立足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两型”社会是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要遵循生态规律,即沿着有利于资源节约、循环使用
6、,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两型”社会是要在一种良好的社会发展形态里,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社会。总的来说,“两型”社会就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生。其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要发展,即“两型”社会构建的本质就是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过程实现的主体都是人,着重体现出关注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2.2“两型”社会核心理念的内在
7、联系“两型”社会强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意指在生产、流通、生活等社会各领域内,通过采取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形成对环境有利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资源和环境都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资源是环境的构成和要素,环境亦是资源的载体。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