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

ID:25517945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1页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2页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3页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4页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摘要: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T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旨在研究个体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1前言研究表明.freelin。对照组则以上理论课或自习课为主。实验组的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实验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小学F(3,145

2、)=0.179,p=0.911>0.05;中学F(3,199)=0.727,0.537>0.05,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用EFI测量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的心理感觉和运动愉快感。3实验结果与分析3.1同年级、不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年级的中小学受试者与大、中、小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F(2,111)=21.636、37.062、22.387,p均小于0.001;中学F(2,151)=19.146、8.380、7.58

3、2,p均小于0.001〕,而安静感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F(2,111)=1.07,中学F(2,151)=1.559,p均大于0.05〕。具体表现为: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7.62、6.24)明显高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4.09),中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8.22)明显高于大强度、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5.94、5.19);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疲劳感的得分(Mc=3.68、2.97)明显低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7.61),中学大强度和中

4、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疲劳感的得分(Mc=3.73、3.92)明显低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5.67);小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81)明显高于大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4.18、5.54),而中学大、中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15、7.41)明显高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5.24)(表1)。表1实验组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EFI的均数、标准差一览表小学实验组(n=114)中学实验组(n=154)大强度n=35中强度n=39小强度n=40大强度n=52中强度n=50

5、小强度n=52MSDMSDMSDMSDMSDMSD精神振作感(A)4.092.657.622.466.241.555.942.558.222.305.192.60安静感(B)4.031.704.762.554.632.214.752.025.472.014.962.11疲劳感(C)7.611.873.682.792.972.523.732.683.922.195.672.97积极参与感(D)4.182.677.811.975.542.307.152.917.415.242.572.57现有的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

6、,本实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EFI是直接反应锻炼参与者锻炼后心理感觉的工具,并从侧面反应其运动愉快感的工具。以上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参与中、小强度锻炼比参与大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对于中学生而言,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比参与小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换言之,为了取得较好的锻炼效应和获得较大的运动愉快感,小学生应选择的锻炼强度是中、小锻炼强度,而中学生则是大、中锻炼强度。3.2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t检验结果显示,小学和中学的中等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

7、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大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2)。研究结果说明,中学生比小学生更适合参与大强度锻炼,而小学生参与小强度锻炼所取得的锻炼心理效应较中学生好,中等强度锻炼是中、小学生皆适宜的锻炼强度。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就大众健身锻炼而言,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适宜锻炼强度的选择应有所不同。表2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组受试者EFI的t检验结果一览表大强度组t中强度组t小强度

8、组t小学n=35中学n=52小学n=39中学n=50小学n=40中学n=52精神振作感(A)M4.095.94-3.08**7.628.22-1.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