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

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

ID:2551393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_第1页
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_第2页
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_第3页
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的影像学研究论文康庄杨钦泰,邹艳,史剑波邝思驰【摘要】【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和Advantage气房),它向一侧额隐窝引流。它们的存在引起额窦引流通道狭窄甚至阻塞,其总的出现率分别是:额气房32.8%、眶上气房29.6%、额窦中隔气房23.1%(图2A~C)。2.3有无额窦炎者气房比较本研究对额窦炎组(35例,66侧)、无额窦炎组(30例,59侧)中额窦引流通道内出现并影响额隐窝的主要气房和额窦内出现的主要气房分别进行比较(表1、表2)。χ2检验发现额窦炎组和无额窦炎组中终末气房、前筛气房、鼻丘气房和额气房出现率的差异有统

2、计学意义(P<0.05),而眶上气房和额窦中隔气房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3.1多层螺旋CT和影像工作站对额窦引流通道影像学研究的价值本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和影像工作站是研究额窦引流通道的理想工具,其薄层扫描信息丢失少,而影像工作站最大的优点是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水平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通过鼠标在一个位置上的移动来带动其他方位图像的相对移动而实现动态性和比较性的观查、测量和评估。这样不仅能更全面的掌握额窦引流通道以及其内出现气房的解剖结构及变异,而且可提高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对手术风险的评估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疗

3、效的判定、临床教学甚至仿真内镜的检查等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并且适合于每一个患者4,5。3.2影响额窦引流通道相关气房的临床意义额漏斗、额窦口、额隐窝被认为时是额窦引流主要组成部分。Stammberger6认为额窦炎最主要原因在额隐窝,气化良好的额周气房易使其狭窄甚至阻塞。有学者将额窦向鼻腔引流的狭窄通道称为“额鼻管或鼻额峡”1,7,其实是额隐窝被周围的气房如鼻丘、筛泡等挤压,形成狭窄的“额隐窝”而已,不是真性管道。对65例病人研究表明影响额隐窝使其狭窄的气房主要有3种类型,总的出现率是:终末气房35.2%、前筛气房24%、鼻丘气房21.6%,它们可能单独存

4、在,也可能前、中、后夹攻额隐窝,使其高度狭窄。我们认为狭窄的通道容易因黏膜的炎症而出现纤毛输送功能障碍、引流通道阻塞,进而细菌感染,以致额窦炎的发生;而额窦炎又进一步加重了引流通道黏膜的充血、肿胀,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形成慢性额窦炎经久不愈的重要原因。因此,Stammberger6认为额窦手术应重点处理额隐窝。研究表明,“漏斗”的上部即额窦内也出现3种类型可能影响额窦通气、引流的气房,总的出现率是:额气房32.8%、眶上气房29.6%、额窦中隔气房23.1%。文献将鼻丘气房、前筛筛房、终末隐窝等侵入额窦内的气房统称为“额气房”6,8,其出现极可能引起

5、额窦口阻塞,本研究额气房出现率高达32.8%。本研究中眶上气房出现率29.6%,在冠状位上属最外侧气房,水平位上在额窦的后侧,发育好的眶上气房可能引起额窦引流通道阻塞。Bent等9指出由额窦中隔气化而来的是中间气房(M气房),本研究中出现率为23.1%,由额窦中隔前端气化而来,向一侧额隐窝引流,其存在可能引起额窦口前端的狭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额窦引流通道内出现过度气化的气房是通道狭窄甚至阻塞的解剖学基础。3.3额窦炎组和无额窦炎组中额窦引流通道内气房比较的意义本研究对额窦炎组和无额窦炎组中在额隐窝和额窦内出现并影响额窦引流的几组气房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卡

6、方检验,发现两组中终末气房、前筛气房、鼻丘气房和额气房出现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眶上气房和额窦中隔气房出现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表明额窦引流通道出现狭窄甚至阻塞的病例在额窦炎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额窦炎组,因此我们推测额窦引流通道内各种气房的过度气化是引起额窦引流通道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慢性额窦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额窦引流通道的狭窄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气房过度发育形成。当额窦引流通道存在气房性骨性狭窄时,该处的黏膜一旦出现炎症,就形成上面所提的恶性循环,导致经久难愈的炎症。但是,我们还发现无额窦炎组也存在额窦引流通道狭窄,但无额窦炎的现象,

7、由此认为可能与额窦炎其它易患因素有关,如额窦炎组大多数都合并其他鼻窦的炎症、息肉或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等因素,而且额窦又是所有鼻窦中唯一粘液从额隐窝向额窦内循环流动的鼻窦,因此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较其它鼻窦大,周围鼻窦的炎症、引流通道软组织的阻塞和额窦的循环引流方式可能也是引起慢性额窦炎的其它重要因素,对此必须进一步探讨1,6,10。通过以上研究,有助于放射科和耳鼻咽喉科医生熟悉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结构及其通道内出现的相关气房,为临床做出准确、合理的术前评估,对额窦微创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慢性额窦炎手术治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