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聚落的形成

教案2:聚落的形成

ID:25510453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0

教案2:聚落的形成_第1页
教案2:聚落的形成_第2页
教案2:聚落的形成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案2:聚落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聚落的形成》课题聚落的形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2.使学生学会分析乡村和城市起源的条件,知道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重点难点重点:1.乡村的形成2.城市的起源难点:聚落的概念板书设计乡村聚落城市乡村的形成城市的起源圆形或多边形带状村落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通过初中阶段地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不同地方的房子是不一样的。比如南方多雨,所以房屋多呈山形,有顶坡。新疆干旱,所以房屋多为平顶。这说明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究竟

2、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讲授新课】讲授:提问:小结:阅读填表提问读图小结:读图1.聚落的概念聚落就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你家的住房是否属于聚落的一部分?学校的教室呢?方家庄是个七家人的小村庄,淮阴有大约五十万人,而上海有一千多万人,它们都是聚落吗?聚落的范围聚落的分类(乡村和城市)2.乡村与城市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4图及课文,比较乡村与城市的区别与联系,并填写下表。乡村城市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规模较小较大联系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3.乡村的形成(1)人类早期的发展和三次社会分工回忆初中政治和历史所学的知识,认识人类早期的发展和三

3、次社会分工。从而认识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起源和人类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的阶段。(2)从迁移农业到定居农业原始农业是刀耕火种,应该搭建什么样的房屋?定居农业出现以后呢?(3)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指导学生读图6.2和6.3,观察两图的村落有什么不同,与周围环境有什么关系。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带状4.城市的起源(1)城市出现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指导学生读书,初步了解城市的出现必须具备以上两个基本条件。(2)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指导学生读图6.4,了解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六个地区的名称

4、、位置。提问【总结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然后提问:为什么这些地区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主要从河流、农业与地形等方面考虑)最后说明,古代城市发展水平较低。乡村聚落城市乡村的形成城市的起源圆形或多边形带状村落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读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图,分析回答: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和等处。2.从自然条件看,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半球纬度的和地带。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人口,生产力水平的地区。3.我国的乡村聚落房顶有“南尖北平”的景观特征,请分析其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复习本节2.预习《聚落的形成》

5、3.完成《课课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