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ID:25508543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_第1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_第2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_第3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_第4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摘要:概述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说明即使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仍然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治理对策  1引言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是当今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以往的文献普遍将盈余管理视为机会主义行为,近期的研究发现了盈余管理的其他一些动机,比较典型的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这些研究

2、发现为我们治理盈余管理提供了基础。  2机会主义动机  机会主义动机是指管理当局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手段,有目的、有策略地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歪曲,不惜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盈余管理机会主义动机具体目的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2.1以误导资本市场为目的的机会主义动机  60年代以前的会计文献普遍认为,公司管理当局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欺骗投资者。但是,60年代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则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竞争,投资者不总是受会计盈余的瞒骗。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一直试图对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观念进行实证检验,但结论之间存

3、在较大的分歧。  尽管实证研究的结论相互矛盾,但是上市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欺骗投资者的事件却不断发生。例如,我国资本市场中发生的琼民源事件、红光实业事件以及银广夏事件等,表明上市公司以误导资本市场为动机的机会主义行为确实存在,并且资本市场的参与者确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识破他们的盈余管理行为。  2.2建立在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契约上的机会主义动机  在契约论的框架下,企业可以被视为其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经理、债权人、雇员以及政府机构等)之间的一组复杂契约关系的连接点。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明白,他们的自身利益有赖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他们之间

4、又存在利害冲突,他们为了牟取私利又有采取减少企业价值和生存机会的动机与行为,试图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占为己有。  会计盈余在订约中的作用、契约的不完善以及监督成本较高会诱使经理人员运用盈余管理牟取私利,从而使得盈余管理行为不可避免。因此,克里斯蒂与齐默尔曼将这类的机会主义定义为:经理以超过股东等外部人在订立契约时所形成的预期的方式,在公认会计准则尚未明确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做出选择,通过这样的选择可以增加经理的财富,但却相应减少了外部人的财富。  国外已有大量的文献检验了基于债务契约和经理报酬契约动机的盈余管理,这些研究表明,报酬契约与债务

5、契约至少是一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诱因。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经理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基于这类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并不明显。  2.3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机会主义动机  美国银行业的规范要求银行必须满足借助会计数字表达的一定资本充足率,保险业的规范要求保险公司要符合最低财务质量标准,公用事业有史以来一直被规定收费率并且只允许赚取其投入资产的正常的回报。因此,这些公司经理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逃避行业监督和反托拉斯监督。  我国上市公司为避免特别处理与摘牌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的实证证据实际上也属于逃避《公司法》管制的情况。我国有

6、些公用事业单位,人们抱怨其收费水平高,但其财务报表上的盈利并不突出,可能也采取了类似的盈余管理行为。  3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  Burgstahle与Dichev发现上市公司存在通过盈余管理将盈余微降操纵为微升或者将微亏操纵为微利的现象,他们认为上市公司这类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为了降低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易成本。  上市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以及盈利是上升还是下降,确实对利益相关者的心理会产生质的影响,从而影响与上市公司的交易成本。例如,顾客愿意为盈余高的公司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公司更可能履行其所承诺的质量担保与服务义务;公司的供应商将为盈余高

7、的公司提供更优惠的条件,不仅因为盈余高的公司更有可能为当期的采购支付货款,还因为该公司将来可能进行更大数额的采购;银行愿意为盈余高的公司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因为盈余高的公司违约与延期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更小;高盈余公司的优秀雇员既不太可能辞职,也不太可能为了留下来而要求更高的薪水。因此,这些公司有避免盈余下降或亏损从而降低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交易成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强烈的动机。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微利现象”与“10%现象”。盈利公司的交易成本可能比亏损公司低,这至少可以对“微利现象”做出部分解释。当然,“微利现象”还与《公司法》中关于特别处理与

8、摘牌的政策有关。“10%现象”至少与交易成本有部分关联,即利益相关者将净资产收益率为10%作为“绩优”公司的评价标准。因此是否达到“10%”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仅是对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