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论文【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耐受1973年Steiman和Cohn[1]首次从脾脏中分离出一类与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态和功能都不同的白细胞,因其细胞膜向外伸出,形成与神经细胞轴突相似的膜性树状突起,故而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此后的研究发现DCs在免疫应答的首要环节-抗原提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能激活静息型T细胞,主要参与细
2、胞免疫和T细胞依赖的体液免疫反应,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和活化外周T、B淋巴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及肿瘤治疗关系密切。1DCs的生物学特性DCs是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MHC-I类和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刺激静息型T细胞增殖活化,并且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一类细胞。1.1DCs的来源与分布DCs起源于骨髓CD34+细胞,数量极少,仅占人外周血的1%以下,占小鼠脾细胞的0.2%~0.5%[2]。DCs前体细胞由骨髓进入外周血,再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根椐其
3、移行部位不同而命名不同:(1)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dendriticcell,.freelmatureDC,iDC)、迁移期和成熟DC(matureDC,mDC),不同分化阶段的DCs功能不同。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体内DCs(主要位于非淋巴组织)处于非成熟状态,未成熟的DCs仅表达低水平的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和粘附分子(CD40、CD44、CD54)等,且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reaction,MLR)的能力较弱,但具有极强的摄取和加工处理抗
4、原的能力。在摄取抗原后或接受某些刺激因素(如LPS、IL-1β、TNF-α)后,可以分化成熟。成熟DCs表达高水平的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整合素(β1、β2)及特征性标记(CD1a、CD11c、CD83)等,并能分泌IL-12、IL-21、IL-26、IL-2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α等细胞因子,同时激发MLR能力很强,但抗原摄取能力大大下降。DCs在成熟过程中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进入次级淋巴器官,在CD40L的作用下,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有效地将抗原提呈给初始T细胞并使之激
5、活,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2DCs诱导的免疫激活DCs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大APC,既能活化CD4+T细胞又能活化CD8+T细胞[5,6]。不同成熟程度的DCs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外源性抗原进入体内,被未成熟DCs捕获后,加工成抗原肽,这些抗原肽被呈递给DCs表面的MHC-Ⅱ类复合物。而内源性抗原,首先被蛋白酶分解为肽,然后在内质网上组装成稳定的MHC-Ⅰ肽复合物,再呈递到DCs表面。未成熟DCs主要通过TLR-NF-kB途径[7,8]识别并捕获抗原,然后迁移至次级淋巴器官并成熟,成熟DCs的主要任务是抗原提呈。
6、在DCs转移并成熟化过程中,表现为DCs抗原摄取能力下调,但加工、呈递抗原的能力上调[9],同时其表面MHC-Ⅰ及MHC-Ⅱ类分子及CD80、CD86、CD40、CD87等的表达也同时上调,进而诱导T细胞产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DCs诱导的免疫激活主要应用于机体抗肿瘤免疫,在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3DCs介导的免疫耐受DCs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具体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许多研究都表明未成熟DCs是引起免疫耐受的基础。未成熟DCs只低表达MHC抗原提呈分子。DC诱导免疫耐受机制可能涉及到以下几点:
7、(1)DC诱导中枢免疫耐受:研究表明,胸腺内的耐受性DC(tolerogenicDC,tDC)通过T细胞克隆清除与诱导T细胞无能,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从而诱导中枢免疫耐受[10];(2)DCs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的机理[11]:①诱导外周T细胞的无能或低能反应:未成熟DC具有很强的抗原摄取加工能力,但由于缺乏多种共刺激分子而不能活化T细胞,导致T细胞的无能或低反应,从而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DelgadoM等[12]研究发现VIP-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减弱、Th1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从而诱导免疫耐受;②诱导激活T细
8、胞的调亡:DCs能表达抑制T细胞生长或诱导T细胞凋亡的分子(如NO、FasL等),使得DCs具有破坏T细胞应答的能力。NO不但可以抑制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也可诱导T细胞和DC的自身凋亡。胸腺内DCs产生的NO是导致胸腺细胞凋亡和产生自身耐受的重要原因;③诱导调节性T细胞:DCs可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通过与DCs的相互作用,反馈性加强了其耐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