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制作的实践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制作的实践与思考[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制作的实践与思考]亲子共游(中一班) 努力营造一个“自由、民主与爱”的氛围,让孩子们健康成长!2012年的新年来临了,在新年的主题活动中,我园特意举办了一次亲子作品“灯笼”的制作活动,在整个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热情是那样“高涨”,老师发现每个人参与活动的心情与实践内容各不相同,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制作的实践与思考。于此同时,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老师也在不断地反思与实践着教育的相关内容,以下是老师从网上下载的相关文章,供大家共同学习! 指
2、导家长开展亲子制作的实践与思考 在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家庭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行动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亲子小制作,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亲子制作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具体方法 一、转变家长观念,引起家长对亲子制作的重视。 要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制作,首先应让家长明白开展亲子制作活动的意义,争取家长的大力配
3、合。于是我们利用家长园地、联系册、家园互动表、家长会、家长来园活动等一系列途径,转变家长观念,引起家长对亲子制作的重视。 1.召开“亲身体验式”家长会,让家长当一回幼儿,亲身体验亲子制作的重要意义。家长会前请家长收集若干纸筒带来。家长会时,教师先出示“纸筒”,介绍纸筒的特性,如:常见、易收集、安全、卫生、低结构、创造空间大;然后启发家长从各个方向发散性思考:“这‘纸筒可以制作什么?你在制作中有什么收获?”然后请家长分小组,选定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发言人;紧接着由组长召集大家先思考“纸筒可以做什
4、么”,然后开始以个人或合作等形式开始制作。制作后组长再组织大家讨论:你在制作中有什么收获?讨论后各组选派发言人介绍作品及大家的收获。通过本次家长会,家长对亲子制作的意义达成了共识:亲子制作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坚持性、认真做事的态度,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形成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情绪情感;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利用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在此基础上,还丰富了幼儿园的领域课程,增长了孩子的领域知识。 2.举办“参与式”的家长开放日,进一步让家长感受
5、亲子制作的意义。在开放日中,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各样的瓶子制作玩教具。与以往开放日所不同的是,在亲子制作活动后请家长填写一份“家长开放日观察记录反馈表”,目的是通过填写此表引导家长在活动中正确观察和评价孩子的活动情况,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同时感受亲子制作的意义。活动后,教师对收到的家长反馈表进行了分析统计:100%的家长认为孩子参与图书制作,情绪愉快,态度积极主动。95%的家长认为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说明孩子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95%家长们认为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动手、创新、表达
6、、与人合作、自理等方面能力提高。95%的家长对本次活动表示满意,建议多开展类似的亲子制作活动。 二、注重创设环境,营造亲子制作的良好氛围。 1.开辟亲子制作专栏:每月各班都会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亲子DIY,如结合主题活动“快乐的元宵节”开展亲子制作,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并请家长通过相机或DV记录亲子制作的精彩片刻,或用文字记录亲子制作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制作的实践与思考》(..)。教师便将这些作品、照片、家长的体会一一展现在亲子制作专栏上,营造出融融
7、的亲子制作氛围。这一做法,不仅提供给家长与孩子展现作品的机会,还提供给家长们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带动了其他家长加入到亲子制作中来。 2.开辟亲子制作互动墙:教师一般会选择在班级门口显眼处创设亲子制作互动墙。具体做法是:第一周,教师会在互动墙上投放一种废旧材料,如:瓶子。然后向家长提出问题:“这一瓶子可以做什么?”请家长于接送孩子时在互动墙的留言板上留下答案;第二周,教师将瓶子稍做装饰后,再投放于互动墙上,并向家长提问:“装饰后的瓶子又可以做什么?”通过不断引发家长们的思考,使得家长们慢慢明白了利用
8、废旧材料进行亲子制作的一些方法,从而也调动了家长参与亲子制作的积极性。 3.开辟亲子制作室:其具体做法是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定期将各班亲子制作专栏的作品以及全园举办的“亲子制作大比拼的作品”收集起来,并分类陈列在制作室的层架上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今后的家长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将作品再利用,形成教育教学资源库。如:将作品分成教具、玩具、艺术作品三大类,然后拍照存入电脑,供教师今后借鉴;另外,还将作品分类登记入库,供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来借用,或当教具,或作为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