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

ID:25481237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0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_第1页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_第2页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_第3页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_第4页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论文..毕业摘要:郭象的玄学体系熔传统儒家的伦常与庄子的自然之道于一炉。以“独化论”为根基,以“性、命”说为连接,塑造出“游外冥内”的圣人人格,并以“名教即自然”为其理论归宿,倡导人们安守本分,追求性分内的逍遥自得。整个学说富于思辨性。关键词:郭象;独化论;名教即自然学的中心问题是“有”、“无”问题,对应到社会现实中就是“名教”与“自然”的问题,“有”对应“名教”..毕业,“无”对应“自然”。“名教”是指现实中的政治制度、纲常伦理,而“自然”则是指万事万物的本然本性。到郭象所生活的时期,玄学已经由何晏、王

2、弼的“名教本于自然”的思想发展到了阮籍、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进而有裴頠高举“崇有论”旗帜,力图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最终由郭象将这一矛盾消融于自己的玄学体系之中。郭象的体系是以“独化论”为根基,通过适当的逻辑推演而以“名教即自然”为其理论归宿。一、独化论郭象的“独化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王弼“贵无论”与裴颔“崇有论”的理论不足。王弼提出的“以无为本”的“贵无论”试图寻找世界统一的本体——“无”,但是王弼本人并没有说清楚“无”是什么,最后却引出了“有生于无”的观点,让人望文生义地联想到了宇宙生成论。王弼的理

3、论经由阮籍、嵇康的发展之后变成了“崇本息末”,也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与“自然”从理论上走向分裂。到裴頠时,他抓住王弼的理论弱点,提出“无”就是无,也就是没有,所以“无”不能生“有”,世界的本体就是“有”,这样“有”即成了现象也成了本体,现象也很难由本体得以说明。其实裴頠所说的“无”和王弼所说的“无”并不是一回事,王弼所说的“无”是指本体论的“无”,而裴頠所说的“无”则是宇宙生成论的“无”。由此,“贵无论”和“崇有论”都陷入了理论困境。郭象认为:“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

4、一为无也。”(《知北游注》)又说:“无即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决然而自生耳。”(《齐物论注》)也就是说,“无”不能化为“有”,“有”亦不能化为“无”,世间万物并非由“无”产生。然而万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郭象得出了万物“自生”的结论,也就是“独化”。他说:“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大宗师注》)万物自然而然的发展变化,并非由外在因素决定,也非内在主观所能改变。这样看来,万物的发展变化似乎都成了毫无规律可循的偶然事件,而这明显是与现实世界不相符合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5、郭象提出了“相因”说。万物“自为”而“相因”。他说:“己与天下,相因而成者也。”(《在宥注》)“天下莫不相与为彼我,而彼我皆欲自为,斯东西之相反也。然彼我相与为唇齿,唇齿者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故彼之自为,济我之功宏矣,斯相反而不可以相无者也。”(《秋水注》)郭象认为整个宇宙是和谐的整体,天下莫不相与相助,彼此相因。然而各个事物又无不都是无待而独化、自为而不为他的。“手足异任,五藏殊官,未尝相与而百节同和,斯相与于无相与也;未尝相为而表里俱济,斯相为于无相为也。”(《大宗师注》)然而,万物究竟如何“独化”,源头何在?郭象提出了“玄

6、冥之境”的概念。他说:“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至仁极乎无亲,孝慈终于兼忘,礼乐复乎己能,忠信发乎天光。用其光则其朴自成,是以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而源流深长也。”(《庄子序》)“神器”指的是国家政治,“玄冥之境”则是指一种无所区别的混沌状态,原始的和谐。“玄冥者,所以名无而非无也。”(《大宗师注》)而“玄冥之境”之所以产生,是谁也无法了解的,郭象本人也未能说清楚。这是一种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受这种必然性所支配。人们所能做的,也就是顺应这种必然性而已。由此,郭象的理论似乎已经部分陷入了神秘

7、主义和宿命论的泥淖。这段引文也揭示出郭象注庄的目的是“明内圣外王之道”。郭象的哲学是政治哲学,他所向往的是国家政治能够达到整体性的和谐,正常的封建秩序得以建立。在上者“无为”而治,在下者“足性逍遥”。这也体现了那个严酷的年代里知识分子深重的忧思。二、性、命说万物“独化”,各依“性”、“命”而为。所谓“性”,即相当于事物的“内因”,例如大鹏能高飞九万里,小鸟只能飞几十尺(《庄子·逍遥游》),这都是它们的“性”所决定的。郭象说:“凡所谓天,皆明不为而自然,……自然耳,故曰性。”(《山木注》)“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

8、养生主注》)而“命”则相当于事物的外因,是“不得不然”,不可违背的。他说:“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谓之命。”(《寓言注》)“知不可奈何者命也安之!”(《人间世注》)“死生变化,惟命之从也。”(《大宗师注》)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外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