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

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

ID:25480682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_第1页
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_第2页
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_第3页
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_第4页
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简述----戏曲论文-->引言本文以对李渔结构论的争议为切入点,集中阐释李渔的戏曲结构理论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和推广,彻底打消一些人认为李渔的戏曲结构理论已经过时的说法。以求对李渔的整个戏曲结构理论有个确切的理解和把握。李渔作为17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怪杰,无论在诗词方面,还是在小说、戏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一生著作甚丰,且门类繁多,可以分为戏曲、小说、诗文及杂著三大类。李渔一生醉心于戏曲,再加上他组织家庭戏班,厕身徘优,所以尽管他在文坛上建立了卓越的成就,却不被当时的正统文人所重视。但他的戏曲理论却开创了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有着承上启下

2、、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戏曲理论中,结构论是戏曲理论研究的核心。20世纪以来,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李渔的戏曲理论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逐渐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和关注。..........综观20世纪70多年的李渔曲论研究史,我们可以发现:结构论是李渔戏曲理论研究的核心,在李渔曲论中内容最为丰富,争议也最大。因此,本文拟对李渔的戏曲结构论展开研究。我国对20世纪的李渔曲论研究,始于20年代,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5年至1949年,为李渔曲论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共有论文10多篇。现存最早的一篇文章是朱湘的《批评家李笠翁》(载《语丝》

3、第19期,1925年3月)。另外,胡梦华的《文学批评家李笠翁》(发表于《小说月报》1927年6月第17期)和朱东润的《李渔戏剧论综述》(1934年12月发表于《文哲季刊》第3卷第4号),都对李渔的戏曲理论作了重要论述。不过,这一阶段的大部分研究文章只是一般性的概述评价,鲜有深入的专题探讨。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对李渔曲论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间尽管没有出现研究专著,但据不完全统计,仅论文就有20多篇。这20多篇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1950年至1966年,而1967年至1977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例如:陈多的《试谈李笠翁的写剧理论》(上、下篇),(分别载

4、于《剧本》1957年第7期和第9期);杨绛的《论李渔的戏剧结构》,(载于《文学研究集刊》1964年第6期);这些论文突破了第一阶段的一般性介绍评述,开始对李渔的曲论进行专题研究。陈多从编剧理论角度、杨绛从戏剧结构角度,对李渔曲论进行了客观的介绍,影响较大。.........第一章关于结构和主脑的争议1.1学术界对结构的理解对于主脑,简言之,应该是指由一人一事构成的、能形象地体现立言本意的戏曲主线。立主脑与减头绪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均要求戏曲在情节结构上应该集中、凝聚、紧凑、单纯和洗练。在李渔的戏曲理论中,特别被人重视、也特别完整的部分是关于结构的学说。不仅首卷词曲部最前面七

5、款直接命以“结构”之题,而且以后各卷各部各款,仍每每与结构问题相连。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李渔结构论的争议越来越多。总体来说,这种争议大部分集中在对“结构”及“主脑”两个范畴的理解上。对这两个范畴的不同诊释,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整个李渔戏曲结构理论的确切把握。学术界对结构的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结构就是构思或谋篇布局。持这种观点的有陈多、沈尧、杜卫等。陈多在《李笠翁曲话》一书中明确肯定,“和王骥德相比,笠翁对戏曲结构的认识和阐述,也还是有着重要的发展;其所谓重要的发展没有超出戏曲布置格局或情节结构的范畴。”①沈尧认为,“李渔论`结构第一'之所以比前人王骥德对戏曲结构的阐述大大前进了

6、一步,在于他是从整个戏剧冲突的组织来论结构的。”②杜卫认为,“结构是剧本创作的总体构架,是统帅剧作各要素的核心。”③第二种观点认为,“结构第一”就是强调情节第一,结构就是情节。持这种观点的有姚品文、罗振球等人。姚品文认为,“李渔结构第一论的首要贡献在于他对戏剧情节的慧眼独具,在于他把情节提到了戏剧创作的率先位置上。”④罗振球在(((闲情偶寄)的“结构说”辩证》一文中,把李渔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浑、格局六成份与亚里士多德对戏剧内容划分的六成份(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相联系,认为,“李渔讲的结构第一,实际上是情节第一;要说结构,只能说是情节结构。”.....

7、.....2总体结构说认真研读《闲情偶寄》,仔细推敲李渔对戏曲结构的论述,从中不难发现,李渔的戏曲结构论具有以下四个特性:一、结构的重要性;二、结构的单一性;三、结构的内部衔接性;四、结构的完整性。这四个特性说明李渔所指的结构决非仅指作品的形式,而是一个大于戏剧外部结构形式的概念;在艺术表现上体现为既包容形式又含有内容,既包容作品外部结构又囊括作品内部结构。因而,我赞成以潘秀通为代表的“总体结构”说,并认为“总体结构”说这种看法代表了新时期以来李渔戏曲结构思想研究中的主流,此后的研究大多是对这一观点相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