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

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

ID:2546510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_第1页
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_第2页
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_第3页
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_第4页
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

2、第1.lunwen1.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中,特别是在网络技术方面存在差距而导致的信息获取和创新上产生的落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特别是互联网的不均衡发展,由此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步显现,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  数字鸿沟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看来,“数字鸿沟”并非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数字鸿沟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国际电联关于数字鸿沟有个定义,“信息获取和通信新技术方面的不平等”。显然,没有技术上的开发、应用和推进,鸿沟就无法根本消除。

3、因此,许多人认为,消除数字鸿沟只是技术问题,只要在信息化欠发达的西部和农村地区大力发展通信,铺设光缆,建设基站,发展用户和上网用户,数字鸿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认识由于脱离了当地的消费需求,容易导致发展的盲目性。数字鸿沟的消弭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需求问题。信息化是基于信息产品服务的信息化,而信息产品服务又是基于信息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是很低的,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农民的现金收入人均为682元,不及城镇居民的1/3。对于这样一种消费群体,由于消费选择

4、面太窄,至少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有、上网等电信消费的需求。  因此,要消除数字鸿沟,不仅仅是在技术上,而且关键是要全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培育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要根据当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系统逐步地推进,而不是盲目发展,否则,对信息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数字鸿沟不只是一个行业问题  应认识到,消弭“数字鸿沟”是一个事关国家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全局问题。  现在,一提到消除数字鸿沟,人们往往只想到了信息产业尤其是电信企业,而忽视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消费需求的培育不是孤

5、立的,而是基本上依赖于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只从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往往容易导致数字化发展的片面性。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拉动性。近年来,我国的信息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两倍左右的速度在增长,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但这种拉动性是建立在社会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如果只孤立地强调信息产业的发展,犹如汽车只有发动机而没有轮子,其拉动效应很难体现。  数字鸿沟作为一种对信息的需求欲望及获取能力的差异,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

6、育发展问题。由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落后,导致个人获取知识、获取创新思想的能力发生了变化,并使欠发达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些能力方面有所衰退,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当地整体上的落后程度。  事实上,数字鸿沟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收入、地域或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它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所包含的绝不仅是获取相关科技的能力和渠道。要缩小数字鸿沟,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如大力加快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变当地欠发达的局面;提高教育水平,转变观念,增强信息获取能力;加大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各种电信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重

7、点工程建设,促进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等新的应用广泛开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东西部的数字鸿沟要尽快得以缩小直至消弭,需要西部通信适度超前发展,如此才能在国民经济中担负起信息流通主渠道的作用,从而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这样一个事关国家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大局问题,应是一种国家和社会的综合行为,而不应该成为一种行业甚至是企业行为。  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信息化进程,应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

8、优势不仅仅指技术的引进和填补。  从某种角度上看,在信息化进程中,中国与发达国家或者说国内的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信息时代将打破所有旧经济的规则,也将消除发达国家在旧经济中的资本和体制优势。因此,通过后发优势可以消除二者之间的鸿沟,后来居上。  因为落后,可以学习先行者积累起来的知识、技术、管理与经验,从而少走弯路,通过后发优势的捷径缩短差距。同时,因为落后,就有追赶的动机,有较为充分的激励去努力奋进。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集合体,是全社会的一种系统工程。单纯技术上的

9、引进和填补,不进行观念改进、没有社会文化的更新和社会配套体系的建立,就不能形成后发优势。单纯的技术只是一个空壳,也许能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但由于缺乏应用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基础,因此将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便是一个明证。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