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

ID:25459159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_第1页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_第2页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_第3页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_第4页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论文.freelingloan,NPL)。一般正常情况下,不良贷款只占贷款余额的5%以内。西方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是尽量帮助借款人恢复盈利能力,以求贷款偿还,在无力回天的最坏情况下,该笔贷款直接冲销银行利润。与西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相比,中国的银行不良资产的损失可能性大得多。其次,由于中国的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所以在不良贷款的处置中,国务院及其下属的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中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为实现最终目标,改革必须在各种相

2、互冲突的阶段目标之间进行平衡,将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困难最小化,将改革的动力或者说压力最大化。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上,中国也一样试着在寻找最优平衡点,即如何在各相关利益主体(财政部、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之间分担政策性贷款的损失。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在四家国有银行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于四大国有银行来说,在1999年剥离了1.4万亿政策性不良贷款之后,未来存在的风险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四大银行释放负担之后,将像西方商业银行一样经营。只有企业效益非常好,银行预

3、计贷款能够获利回收时才发放贷款,贷款本息的偿还概率大大提高。银行的获利能力将被用来评估银行业绩并决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收入,所以银行有动力进行商业化经营。客观上形成的商业贷款硬约束环境也将强化中国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国有银行被政策主导,成为政府实施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社会稳定政策工具的现象终于结束了。国有银行未来的不良贷款预计将大大减少。二是银行按面值出售不良贷款获得的主要不是现金,而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券,这些债券是否能按期付息、到期还本呢?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券从名义上并没有获得国家的直接担保,但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家全资所有的

4、金融机构,其债券的清偿应是获得了国家的隐含支持,这种债券最终偿还担保上的“模糊性”,我们相信是有意安排的,是为了未来在国有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家财政之间分担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的一种需要。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其不良政策性贷款换成了等额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券,资产风险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其债券的风险系数只有20%,而不良贷款的风险系数为100%,按照4%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计算,1.4万亿的资产置换减少了对四大国有银行448亿元的核心资本要求,明显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另外,

5、从2002年开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对其债券进行了利息偿还,这是一个良好开端,但是支付的利息并没有达到国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这也反映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回收现金的困难。资产管理公司未来最大的风险是能否对不良贷款顺利回收,以及现金回收率如何。表1是截至2003年1季度末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累计情况。2.《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19日。可见,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进程相对顺利。当然越往后困难越大,因为优先处置的是质量相对较好的和有抵押的一些不良资产。由于现金回收率只有20%,与资产管理公司债券付息

6、和未来还本之间还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将由资产管理公司向中央银行融资解决,同时国有银行也将适当降低所要求的债券利息,承担部分损失。最终在未来资产管理公司终止清算时,将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按适当比例分担损失,但这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已经十分微弱了,这是因为一则经过多年的现金回收、股权转让等处置活动,不良贷款资产的总体损失已经下降,二则最终损失的清算已是在未来十年以后了。三、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比较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已拖了十年,至今不仅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因宏观经济的严重通货紧缩局面,不良资产还在加剧。日本银行的

7、不良资产和中国银行的政策性贷款相比,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例并不更为严重,为什么日本银行的不良资产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日本银行的股权结构及其公司治理机制。日本银行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不同于中国国有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持股关系,并构成以主银行为核心的企业财团。在企业财团中,相互持股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互相提供商业利益的关系,已经超越了股东利益。股东对经理的监督机制丧失,债权人对贷款企业的监督机制丧失。企业经理的权力高于股东权力,

8、银行管理层地位异常巩固。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银行的管理层不愿为在泡沫经济时代造成的大量不良贷款负责。由于相互持股关系,任何一家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会引起贷款企业及相关企业发生信用危机甚至破产,减少银行持有的这些企业的股票价值,反过来损害银行本身的股权资本,并会造成连锁反应而导致波及面的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