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

ID:25457262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_第1页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_第2页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_第3页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_第4页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作者:钟德雄,马云彪,范淑玉,邱建宜,刘益民,祝子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出现单侧脑梗塞症状体征、起病时间在20h内患者对疑拟脑梗塞缺血病灶进行动态CT扫描,选取可疑病灶及对侧相应位置进行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绘制,记录曲线峰值(H)、曲线峰值出现时间(T)、曲线下面积(S)及计算它们的差ΔH、ΔT、ΔS值,比较两侧有无差异,随访分析影响预后的征象和参数。结果50例患者中,44例H值低于对侧(P<0.01);39例T值迟于对侧(

2、P<0.01);41例S值小于对侧(P<0.01)。随访至病情稳定,预后好23例,一般17例,差10例,三者ΔH、ΔT、ΔS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对早期脑梗塞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关键词】脑梗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thevaluesofCTfordiagnosisandprognosisofultra-acutephasebraininfarction.Methods50patient

3、sptomsandsignse-densitycurvegraphe(T),andareaundercurve(S)agespresentationbetagesandparametersaffectingprognosised.ResultsAmong50patients,of44caseshadloe(P<0.01);of41caseshadsmallerSvalues(P<0.01).Afolloonresults,and10icenhancementCTscanningisofgreatvalueforear

4、lydiagnosisofbraininfarctionandhelpstopredicttheprognosisofdisease.  Keyography,X-rayputed  在我国,超急性期脑梗塞在诸多死亡原因中居前三位,致残率很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常规CT扫描早期发现(3h内)脑梗塞的敏感性很低,难以早期诊断。CT灌注和MR灌注成像能准确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可以诊断早期脑梗塞[1]。但是,大多数基层医院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为实现在基层医院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和溶栓治疗提供依据,本

5、课题采用动态增强CT(DynamicCT,DCT)扫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50例疑诊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2~86岁,平均68岁。所有患者既往无脑血管意外病史,临床有单侧脑梗塞的症状体征,起病至接受DCT检查时间不超过20h。DCT前予常规CT平扫,DCT后1~3天复查CT。44例CT随访确诊脑梗塞,6例临床诊断脑梗塞。  1.2检查方法使用德国SiememsSomatonAR.TCT机,对患者先行常规CT平扫(小脑、脑干区层厚层距5mm,其余

6、层厚层距10mm),以排除脑出血及检查出有否脑缺血灶。根据平扫CT表现选择疑拟脑缺血梗塞灶面积最大的层面。若CT平扫未见缺血灶,则按临床患者的症状体征判断可能发生的脑缺血层面行DCT扫描。方法为:对选定层面连续快速扫描,层厚1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Ams,每幅图像扫描时间3s,间隔时间2s,共5s,前后历时120s,共获得24幅图像。扫描开始的同时,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欧乃派克),速率5ml/s,总量80ml。  1.3感兴趣区的选择在左右两大脑半球各取一对称的兴趣区(面积和位置均一致)测量CT值,以时间为横坐标

7、,CT值为纵坐标,绘制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每个患者均可绘出两条时间密度曲线。记录曲线峰值(H),以Hu为单位,计算两条曲线的峰值波幅差(ΔH),代表两兴趣区脑组织血流灌注之差;记录到达峰值的时间(T),以s为单位,计算两曲线到达峰值的时间差(ΔT),代表两兴趣区脑组织内血流充盈速度之差;用公式∫∞Ctis(t)dt计算曲线下面积(S)及两条曲线下面积差(ΔS),代表两兴趣区局部相对血容量之差。  1.4随访对患者进行随访至病情稳定,出院时按《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86年,扬州会议),将患者的预后分为“好”

8、、“一般”、“差”三个等级。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两侧的H、T、S值进行配对t检验;根据随访进行预后分级后,对各级ΔH、ΔT和ΔS值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平扫阴性39例、仅有可疑征象11例(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