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

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

ID:2545676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_第1页
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_第2页
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_第3页
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洪湖地区大宗鱼类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研究  湖北省大宗鱼类养殖,从20世纪80年代的种青养鱼,发展到现在的草食性鱼类主养、青鱼主养、鲫鱼主养、鸡鸭猪林果鱼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大宗鱼类养殖池套养优质鱼类等[1-3]。在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大宗鱼类养殖的同时,还开展新型高效大宗鱼类养殖新模式探索,如新州地区鳙鱼池塘主养模式、长阳地区鳙鱼网箱养殖模式、鄂州地区鳊鱼主养模式等,虽然处在尝试阶段,推广养殖面积不大,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市场效益[4-8]。现将湖北省洪湖地区大宗鱼类几种健康高效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

2、材料  在湖北省洪湖地区进行大宗鱼类养殖示本文由.L.收集整理范区几种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调查统计,统计的养殖模式池塘应用面积均在333.33hm2以上。  1.2试验方法  洪湖地区精养池塘总面积5.13万hm2,其中进行大宗鱼类养殖面积2.13万hm2。对洪湖地区主要大宗鱼类养殖模式进行调查分析。  1.2.1主养草鱼,中途起捕滤食性鱼类模式。此种模式的池塘面积一般在1~2hm2之间,水深在2m左右,进排水方便,配备有投饵机、增氧机等设备;池塘清塘和鱼体消毒均按常规方法进行,在3、4、5、6月施用碳铵、磷肥及生物肥进行培水,投喂配合饲料并辅助投喂草料;在7月底之

3、前将池养的白鲢基本起捕完,提高池塘载鱼力。此种模式主要集中在洪湖市乌林镇,养殖总面积超过4000hm2。此种模式的放养量及收获情况见表1。  1.2.2大规格青鱼主养模式。此种模式的池塘面积一般在2.00~3.33hm2之间,水深在2m左右,进排水方便,配备有投饵机、增氧机等设备,池塘清塘和鱼体消毒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饲料以青鱼配合饲料为主,在养殖后期搭配投喂螺、蚌等鲜活天然饵料。此种模式主要集中在洪湖市大同湖农场,养殖总面积超过666.67hm2,多为池塘面积较大、养殖经验丰富、有一定经济投入能力的养殖户开展,其放养量及收获情况见表2。  1.2.3鲫鱼主养模式

4、。此种模式的池塘面积一般在1~2hm2之间,水深在2m左右,进排水方便,配备有投饵机、增氧机等设备,池塘清塘和鱼体消毒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此种模式主要集中在洪湖市农口镇,养殖总面积超过3333.33hm2,其放养量及收获情况见表3。  2结果与分析  对洪湖地区大宗鱼类上述3种模式各选取1户渔民2009年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其苗种投放、投产情况见表4~6。  可以看出,纯利润以大规格青鱼主养最优,达到47569元/hm2;投产比达到1∶1.45。从池塘总体成鱼载鱼量看,主养草食性鱼类的养殖模式最大,达到15510.6kg/hm2;但由于在养殖中期(7月底之前)

5、已将鲢、鳙鱼基本捕捞完毕,实际池塘后期的平均载鱼量仅为11025kg/hm2,因此对整个池塘的载鱼量及水质并不产生较大的负荷。池塘载鱼量最大的是主养鲫鱼模式,池塘载鱼量达到15186kg/hm2。在养殖投入方面,主养草鱼的平均投入最高,达到108312.5元/hm2,虽然纯利润较主养鲫鱼的纯利润高,但投入产出比却比主养鲫鱼低。  3结论与讨论  (1)以洪湖市为例,洪湖市精养鱼池面积5.13万hm2,其中进行大宗鱼类养殖面积为2.13万hm2。在这大宗鱼类养殖中,传统养殖模式约1.33万hm2,主养草鱼模式约0.40万hm2,主养鲫鱼模式约0.33万hm2,主养

6、大规格青鱼约0.07万hm2。  (2)3种养殖模式投入基本持平,而投产比以池塘主养鲫鱼最优。虽然以池塘主养大规格青鱼的养殖经济效益最优,而区域养殖面积却最小,这是因为养殖投入较高所造成的。  (3)在3名养殖户的实际成鱼售价中可以看出,配养的鲢、鳙鱼规格越大售价越高。洪湖市大同湖四分场养殖户李斌搭配养殖的鲢鱼规格2.5kg/尾,售价5.2元/kg;鳙鱼规格2.3kg/尾,售价8.0元/kg,比另外2名养殖户鲢、鳙鱼的售价高出近1倍,对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4)在产品质量方面,虽然所列养殖模式中以草鱼主养模式及鲫主养模式鱼池载鱼量最大,均

7、超过15000kg/hm2,(下转第319页)  (上接第315页)  但由于主养草鱼的池塘在7月底之前即将滤食性鱼类(鲢、鳙鱼)起捕,实际池塘载鱼量只有11025kg/hm2。因此,对整个池塘的载鱼量及水质并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以鲫鱼主养的池塘中,由于对水质要求的敏感性,在养殖过程中,每15d加注1次新水及药物辅助进行池塘水质调节,池塘水质亦控制在国家健康养殖规定的水质要求范围内,因此,综合比较后,上述3种大宗鱼类养殖模式,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商品鱼质量不存在负面影响,而其经济效益较高,值得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