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4372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清热化瘀散结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热化瘀散结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痛【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盆腔痛清热化瘀散结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盆腔痛为慢性盆腔炎最常见临床症状。消炎治疗,疗效并不理想。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痛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5例均为2003~2007年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组30例,年龄21~55岁,平均33.5岁,病程2~17年。对照组15例,年龄22~56岁,平均33.6岁,病程2~16年。两组年龄、病程、病情均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中盆腔炎诊断标准,症见盆腔痛(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
2、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低热,易感疲劳、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检查白带异常,子宫正常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宫底压痛,在子宫一侧或二侧能触及有压痛的呈条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呈包块状。B超检查可探及回声异常,或不规则暗区,或子宫直肠凹积液。中医诊断按照《中医妇科学》。 2治疗方法对照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轻者予甲硝唑0.2g,1天3次,左氧氟沙星0.2g,1天2次,连服10天。症状及体征较重者用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1天1次,替硝唑0.4g,1天2次,口服。于经行开始连用7天,下次月经开始再用7天。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清热化瘀散结中药,组方:红藤20g,败酱草、蒲公
3、英、紫花地丁各15g,三七、当归、白芍、丹皮各12g,浙贝母、元胡索各15g,香附、昆布各10g。腹痛明显加川楝子12g,小茴香8g;带多、色黄加黄柏10g,土茯苓15g;带多、色白加川萆解12g,茯苓15g;腰骶痛甚者加杜仲、续断、怀牛膝各15g;月经量多、色紫加生地15g,黄芩炭10g;腹部包块加穿山甲、三棱各10g;神疲乏力,下肢轻度浮肿加党参15g,泽泻12g,车前子15g,少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各6g;少腹热痛,舌质红或紫加知母10g,黄柏12g;伴头晕、目眩加炒白术15g,天麻12g。1天1剂,水煎分服2次,7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4、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显效;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包块缩小1/2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有明显好转,包块缩小1/3以上;无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无改善。 3.2结果 治疗组30例中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15例中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率4例,总有效率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4体会慢性盆腔炎是由于长期的炎性刺激,使盆腔内组织发生改变,致使盆腔内静脉瘀血,组织充血、水肿、增生,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盆腔疼痛,月事不调,腹部肿块等。大部分慢性盆腔炎是急性盆腔
5、炎未能彻底治疗转化为慢性盆腔痛,少部分虽无急性盆腔炎史,但临床常表现为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病原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补充单纯西药治疗上的不足。 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湿热壅结或余毒未清,瘀结胞脉导致气血不畅,冲任不调所致。慢性盆腔炎盆腔痛属“腹痛”、“月事不调”、“症瘕”、痛经等范畴。其病因以湿热、余毒多见,瘀结胞脉、气血不畅、冲任不调是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笔者针对病因、病理变化,治疗上运用清热、化瘀、散结治疗法则,基本方中方以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化浊为主药,兼以三七、当归、元胡索、丹皮活血化瘀生新;昆布、浙贝母软坚散结;白芍缓
6、急止痛,香附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帅,可用于脘腹诸痛,具有行气活血调经之功。诸药共为清盆腔之热,调冲任通胞脉,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药效学显示,方中多味单药均有消炎抑菌、活血止血、解痉止痛增强免疫力作用,对慢性炎症起到逆转和修复的作用[2]。【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