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

ID:25440196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0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_第1页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_第2页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_第3页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_第4页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近代论文.freel而是instiution的变迁,这一变迁的过程是被动的,政府既是制度的供给者,又是制度的需求者,从而产生一个在近代社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僚买办阶级,他们倾向于攫取政治权利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而非渐进于以法制巩固获利机会。(南开经济研究99/5)王玉茹认为,有独立利益的经济和政治集团官僚集团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现象,近代依然故我,寻租活动活跃。官僚集团对于新兴企业有三种态度:对直接触犯其既得利益的打击;对与传统利益分配及传统意识无直接冲突的听任;对较旧制度更有利于统治、且可借机牟利的支

2、持。(南开经济研究00/1)她还指出,近代中国国有产权不仅活跃在公共产品领域,而且在一切民用工业中与民营企业争利,这与孙中山等人节制资本、制约贫富分化的思想有关,但更反映了一个有独立利益的经济和政治集团——官僚集团的意志。(南开经济研究00/1)张东刚从近代中国制度安排与变迁的角度分析了商会的功能。(南开经济研究00/1)张忠民按照晚清到民国公司律、公司条例、公司法条文严格界定,分析了近代中国公司的类型及其特点。(上海经济研究99/2)姜伟从公司组织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两个层面讨论股份制有限公司制度在清末民初的演进,他认为近代中国股份制有限公司前一

3、层面的实质意义大于后一个层面。(南京师范大学学报00/1)胡文涛认为1946年《中华民国公司法》由大陆干涉主义向英美自由放任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扩张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便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00/6)经济政策:朱英认为晚清新经济政策的诸多缺陷,有的在决策过程中已经产生,原因是政策制定体系混乱,信息不全面;有的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原因是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执行官员和洋商掣肘等。这些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政权性质的局限。(中国经济史研究99/1)徐建生认为民初由张謇为代表的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主持制定的经济立法,锐意引导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4、,鼓励举办实业和农副业生产,吸引华侨资本等,但从法律政策的实效来看,保护、扶植实业类立法,不如创立公共机构和设施条件的立法,又不如界定和规范类立法,总体上停留于文本。而且,受时代局限,政策有财政本位的倾向。(近代史研究99/1)朱英认为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有保护工商、奖励实业、恢复市场、倡导农垦等内容,在政府鼓励下,企业与实业团体繁荣,政策的局限性在于无力实行。(华中师大学报99/1)朱宝琴认为1927年—1937年南京政府的工业政策可以看出孙中山“实业计划”的影子,但根本是以国防为目的的统制经济。政策奖励私营企业,但政府自营不少行业,且力图通

5、过操纵金融业介入各业。(南京大学学报00/1)刘淼认为1936年民国政府对祁门红茶产销统制的实质是夺取茶号栈商的经济利益,因而滞碍难行,有失将传统茶叶市场整合为近代市场、加强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的本意。(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9/4)邱松庆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农业政策和30年代农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9/4)姚群民论述了1927年—1934年国民政府禁烟的不彻底性。(江海学刊99/6)经济思想:张守军论述了严复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强调变法及建立民主制度是商务发达之基的经济思想(财经问题研究99/10)朱英认为清末商界有识之士

6、如郑观应等人政治不改良实业不能振兴的主张,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主流思想,商人阶层不再甘于“在商言商”。(史学月刊00/5)黄岭峻分析了30—4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思潮,以及个别自由派知识分子对此持批评和怀疑态度。(近代史研究00/2)顾鉴塘认为民国时期现代社会科学特征的人口学初具规模,不同专业出发的人口观、人口主张频出,人口问题及调研涉及了节育、优生、移民、人口统计、户籍、马尔萨斯人口论等各各方面。(北京大学学报00/6)张国宏认为,张謇癸卯东游引导他主张立宪,注意教育,反对自由平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00/4)蒋大椿认为孙中山民生史观是以民

7、生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民生有别于物质,而注重人的因素。是一种多元动力的主体进化史观。(中国社会科学00/2)郭剑化论述了孙中山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农史99/2)李本义论述了孙中山《实业计划》对武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江汉论坛99/5)华侨经济:戴一峰指出20世纪20—30年代以李清泉为代表的李氏家族积极倡议和参与的“闽侨救乡”运动,是在菲律宾排华的背景下,兼具“造福乡梓”和“安排退路”两种考虑的投资。可视为与“先施—永安模式”和“陈嘉庚模式”不同的另一种“李式模式”。(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9/4)陈衍德指出民国时期侨汇和华侨往来影响厦门消费经济,

8、华侨热衷于投资厦门的房地产,其次才投资于工商业。华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经济,而对农村并不在意,农村出身的非厦门籍华侨反而集中于厦门。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