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

ID:25430675

大小:6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0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_第1页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_第2页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_第3页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_第4页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摘要:在简要评述传统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基于东道国和投资主体两个内生变量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论的基本内涵。即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正和博弈,利益原则是双方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基础,FDI区位选择最终取决于东道国引资目标与投资主体投资目标相吻合的程度。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东道国;投资主体  一、传统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国际投资促进工作在全球范围的开展,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区位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

2、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邓宁、佛农和帕里等都曾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国际投资区位问题。邓宁在其折衷论中把区位优势看成是国际投资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并把区位因素归纳为市场因素、贸易壁垒、成本因素和投资环境,随后又补充了语言、文化、习惯等非经济因素。佛农在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指出,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扩散,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区位将从最初生产新产品的发达国家,依次向其他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转移。此外,帕里在其博士论文中,也系统探讨了跨国制造业的国际生产区位问题。上述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FDI区位选择的动因机理,但其研究视角都是以投资主体作为国际生产

3、资本地域运动的唯一内生变量,并以此为出发点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重在说明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而把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活动的另一主体—东道国看作是FDI的被动接受者,是外生变量。即使在邓宁的折衷论框架中,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也仅仅是作为跨国投资活动决策的约束条件。因此,上述传统理论对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特征的解释力就受到了局限。  笔者认为,FDI区位选择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东道国、投资主体、母国是三个具有不同利益的独立行为主体,FDI是在特定国际环境下上述三大行为主体责权利博弈的结果。东道国作为跨国投资活动的另一独立行为主体,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追求国家福利最大化,对

4、不同类型的外国资本拥有鼓励、限制、禁止等基本的规制权利,不可能任凭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五条件地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没收浪潮,实质上是源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对双方利益的认识存在错位。而今天遍布世界的跨国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对双方利益的承认和对双方合作实质的再认识。因此,东道国因素应该作为解释FDI区位选择的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基于此,笔者提出了FDI区位选择综合动因的观点。  二、基于投资主体和东道国两个内生变量的综合动因观点  1.主要观点  依笔者理解,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成功的经济合作是一场正和博

5、弈,双方应各得其所,利益原则是双方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基本原则。因此,从宏观上看,FDI实际上是特定国际环境下生产资本在东道国引资目标与跨国公司投资目标基本协调前提下的跨国流动。对东道国来说,既要鼓励外资参与并促进国内经济建设,又要防止外资威胁其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投资主体必须在东道国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进入模式,不可能完全遵循自身的三优势特征即所有权优势(oent)、体制(system)、政策(policies),即ESP系统和跨国公司的行为特征是决定FDI区位选择的两个内生变量,前者决定引资国对外资的需求特征,后者决定投资者对资本的供给特征。因此,FDI区位选择最终取决于东道

6、国ESP系统与投资主体投资目标相吻合的程度。当东道国ESP系统或投资主体行为特征发生变化时,国际直接投资的空间格局便随之发生变化。上述观点可用图1表示。  图1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模型  2.图解分析  众所周知,FDI活动从来都无法避免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FDI处于停滞状态。二战结束后,才开始恢复性增长。笔者假定国际环境是和平环境。为方便分析问题,再进行如下假定:1)母国政府不干涉本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2)投资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包括长期和短期)为唯一目标;3)东道国的行为仅以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4)投资主体设定为市

7、场经济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对FDI区位选择综合动因观点进行如下解释。  (1)东道国ESP系统特征对FDI区位选择具有最基本的制约作用  ESP范式是比较经济学提出的一种分析模式。邓宁在1988年把这一模式用于研究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的ESP范式。笔者认为,东道国ESP系统是FDI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决定了东道国对外资的需求特征,因此,对外资能否进入和如何进入具有最基本的制约作用。表1为ESP范式的主要构成和相对应的效果。  表1东道国ESP范式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