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

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

ID:25426392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_第1页
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_第2页
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_第3页
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_第4页
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典籍与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对比研究  1、引言  新世纪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不断地打破文化疆界和学科疆界。翻译研究尝试与其它学科互动以寻求突破,利用各学科视角拓宽研究空间。作为应用性的新兴独立学科,传播学与翻译研究存在本质的相似,研究方法与视角也适用翻译研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经典传播模式,对20世纪以前的典籍译介与20世纪以后现当代文学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进行新的思考。  2、翻译的传播本质与拉斯韦尔本文由.L.收集整理的5dash;译者对比  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开始于17世纪古典文籍译介,译者主要为西方的传教士、外交官等,几乎不见中国译

2、者的身影。真正由真正由中国人自己译出的,到晚清民初时期,比较闻名的,恐怕只有辜鸿铭、张庆桐和苏曼殊三人(马祖毅,1997:699),谢天振也表示,中国文学和文化能够被周边国家和民族所接受并产生很大影响,并不是靠我们的翻译家,而是靠他们国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感兴趣的专家、学者、翻译家进行翻译,在自己的国家出版、发行,然后在他们各自的国家产生影响(赵芸、袁莉,2010:21)。例如,元代著名杂剧《赵氏孤儿》在法国的经典化,寒山诗在美国掀起新诗运动的热潮。而在当时,合作翻译的模式也开始出现,如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和黄胜、王韬合作翻译四书五经,但核心力量仍是外国译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亟需解

3、决的问题就是文学译者模式的理性选择。开启中国现代文学英译的《天下月刊》认为译者有以下几类情况:一是作家自译,二是中国译者的翻译,三是中西译者合作翻译(彭发胜,2011:25)。在全球化的当今,仅依赖国内译者进行翻译,无疑有闭门造车之势,中西合作模式也有不少,例如,杨宪益、戴乃迭翻译了以左翼与解放区文学;邵洵美与项美丽翻译了沈从文的《边城》;葛浩文和林丽君合作翻译了《荒人手记》、《玉米》等作品。同典籍译介情况相似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译介活动中的主力军是国外的汉学家,华裔外籍学者等热诚汉学研究的人士。  3.2说什么翻译选材对比  20世纪前中国文学译介首先是通过来华传教士完成的,翻

4、译对象以经籍为主,目的一方面是向教会介绍中国国情,另一方面是替在华传教寻找理论根据。如果说18世纪是英人因为好奇等缘故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话,19世纪则有一批学者开始了严谨而细致的探讨(黄鸣奋,1995:128)。出于这样的目的,他们对于中国精神文明高度结晶的典籍进行了翻译,18世纪欧洲还一度出现中国热。同时《赵氏孤儿》与《好俅传》英译与改造,也显现了这些翻译文学作品供影射与批评英国现实之用(同上)的目的,这无疑是当时翻译选材的又一个主要风向标。而为数不多的国内中译外人士,对待翻译选择几乎出于相同的目的,例如,辜鸿铭笃信经籍非西方能所及,于是翻译了《论语》、《中庸》。  中国现当代文

5、学译介以《中国文学》最为系统,1981年又出现了效仿《企鹅丛书》的熊猫丛书,其选材的标准有二:一是作品适合对外宣传;二是作品优秀,质量好(耿强,2010:102)。实际上,《中国文学》的选材取舍是基于对国外读者需求的了解基础上做出的。大多数外国读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感兴趣(郭林祥,1997:29)。吴自选也指出,一方面,《中国文学》的编辑和译者对每一个文学作品的选择都是审慎的,一方面选题反映中国真实情况和中国人民真正生活的东西,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外国读者的兴趣(2010:55)。当前该刊着力呈现的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主要势力,诸如刘震云、余华、毕飞宇、莫言等作家作品成为译介重点。但熊猫丛书

6、受外文局管理,外文局又是中央所属事业单位,在选材上必然体现着国家宣传机构所主持的对外译介项目的浓厚政治色彩(耿强,2010:103)。所以葛浩文说译者要够参与选择要翻译的作品,而不仅仅由官方决定想把什么作品推给欧美读者(李文静,2012:60)。此外,一直以来,中国现当代作品的译介工作呈零散的态势。国内的翻译人员和国外的汉学家基本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题,有的则是碰到什么译什么,有很大的偶然性(陈岚,2008:160)。葛浩文也说他选作品的条件通常为:一是自己喜欢;二是适合自己来译①。  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应让文学的选题成为瓶颈,从历史的经验中应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选译主要面向国外的

7、汉学研究者和学术界,需要对其真正的需要有切实的把握;而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选译,即不能亦步亦趋,也不能完全脱节(吴自选,2012:88)。乐黛玉提出当下性和历史性并重:一方面在对话和交谈中,要在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文学里,实现此刻的空间,使自己成为世界空间的同时代人;另一方面又要继承自己历史传统的谱系,在时间上构成历史的延续(2010:143-144),这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选材是意义深远的。  3.3通过什么渠道译介渠道对比  早期的典籍译介与当前的现当代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