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20962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当前银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银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内容摘要:银政合作是金融创新和银行业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2006年上半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和多个省政府进行的银政合作项目的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巨大。但银政合作又蕴含着较多不确定因素。本文将从银政合作项目的特点、双方合作的动机和合作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这种合作模式带来的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银政合作银行地方政府 近年来,银政合作的模式在国内发展迅速,其中以中国建设银行的势头最猛。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公开的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以来,建行先后与山西、河北、苏州、广西、辽宁、厦门、广东和深圳签订银政合作协议,累计承诺信贷总额近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
2、85%的信贷是投放于基础设施项目,另外15%的贷款用于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所谓的银政合作,就是指银行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允诺向地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贷款和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则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银政合作的模式是否能带来双赢局面呢?因此对这种合作模式隐含的问题进行剖析具有审时度势的意义。 银政合作项目的特点不利于商业银行基本目标的实现 当前银政合作的主要投资项目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属于非生产性项目,其特点是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收益较低。而商业银行的基本目标是满足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通过比较可知,商业银行的基本目标是与当前银证合作的特点不
3、一致。由于双方的目标特点不一致,它们的合作将会导致任意一方的目标不能实现。 (一)就安全性而言,银行的信贷风险可能被较长的贷款期限所掩盖 由于这些项目的投资周期长,所以只要借款人在投资期间能按时偿还利息,该笔贷款就能在l0年或更长时间内体现为正常贷款。如果地方政府历年累积的巨额债务一旦进入偿还期,就会造成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不合理或财政收入不佳,还贷压力是十分沉重的。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地方政府盲目上项目的意识会导致资金的巨额浪费行为,后果是银行增加坏账。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我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
4、费损失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这些都对实现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性目标构成威胁。 (二)就流动性而言,银行的流动资金可能会在投资期间大规模减少 在投资周期长的前提下,由于基础设施的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在投资期间必然大量占用银行的流动资金,使银行的流动资金在投资期间大规模减少。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各地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拖欠的工程款高达700亿元,这已经是阻碍资金的流动性。 另外,从国际经验看,投资项目建成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维修保养不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通病,这将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充分发挥预期作用,资金的回收时间必然被延长。如果这时没有大量存款的
5、相应增加,银行将存在不能及时支付客户全部应付款项的可能性,这样就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目标。 (三)就效益性而言,银行的盈利目标可能很难实现 就效益性而言,商业银行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注重资金的投资回报效果,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追求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的则是实施该项目所能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的就业机会及支持公益事业等,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这就不符合商业银行的盈利目标的实现。 从目标的层面上看,由于银行追求经济效益,政府追求社会效益,双方的追求目标是不一致,因此合作结果将导致他们中的一方目标最终不能达成。 银政合作双方的动机导致短期化行为
6、 (一)造成资源浪费 1.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对城市基础产业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表现在交通运输能力不足、能源供应长期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和主要生产资料供给短缺。因此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成为当今各地区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面临的重要任务。 此外,对当地的基础设施投入的额度将构成考核当地政府官员工作绩效的内容之一,从而促成了各地政府官员在任职期间争取获得基础产业贷款的动机。 2.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激发了地方政府官员短期内扩大投资的热情。根据西方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扩大投资对于促进GDP增长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新凯恩斯主义的哈罗德—多
7、马模型强调投资在供给方面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认为高投资率可带来高经济增长率;索洛和斯旺建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较高的投资率对短期的经济增长确有促进作用。 从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情况看,制造业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是22.9%和2.2%,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是10.1%和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是4.4%和0.4%。由此可见,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GDP的拉动具有重要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