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勇气》读书笔记

《教育勇气》读书笔记

ID:25420865

大小:55.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教育勇气》读书笔记_第1页
《教育勇气》读书笔记_第2页
《教育勇气》读书笔记_第3页
《教育勇气》读书笔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勇气》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教育的勇气》有感---张文质和青年教师的谈话本书是张文质对青年教师的讲课记录,带领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他提出教育学才是真正的人学,教师应站在专业的立场上思考,需要有复杂的理解力,特别是对生命的洞见力,保持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生命转化与改善,重获教育的勇气。其实,我提起笔,想畅谈一番“教育的勇气”可是只觉自己毫无勇气可言,只有满心的无奈。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无论多无奈,多茫然,我觉得还是应保持住最起码的本色:用你的力量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努力去做,做多少算多少;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不要指望

2、能简单地用某种方法,某种方式解决问题,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精神底线,面对现实,找好途径,改善提高——“宁近勿远,宁浅勿深,宁小勿大,宁下勿上:“要从能改变的地方入手去尝试,去努力,能做多少做多少!一、是勇于剥去形式主义的外衣,努力追求教育真谛。教育有其本质属性、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因此,其发展也应该因势而为,循本而动。教育原本就是朴素的、安静的、实在的,是不需要任何打扮和装饰的,更不需要浮夸与作假。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教育改变了其质朴、淡雅之本性,从浑身通透的农民变为盛装袭身的土豪,从清爽的小伙变为窕冶的女子

3、。如此,也就自然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教育改革运动化、计划总结瞎编化、学习别人照抄化、汇报材料虚夸化、校园建设文字化、教研活动戏剧化、教育科研功利化、评价标准分数化……凡此种种,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如何对待,全凭勇气。无勇气,只能随波逐流;有勇气,即可冲破形式主义的雾霾,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扎根学科特点进行改革,持之以恒,不为外界所动,终会取得成效;教研活动针对问题发表意见,不是只唱赞歌,肯定利于双方成长;各项常规检查,真实常态再现,不为应付“圆满”,才能看清真实自我,明确发展方向;教育科研源于教育教学,不为各种

4、评比所动,方能促进自我提高……由此观之,剥去形式主义的外衣,展示的才是有血有肉的教育,才是充满灵性的自我。如此,也才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从这点来说,教育勇气就是心怀责任,明辨是非,按照教育本质做事,做正确的事。二、是勇于舍弃违背孩子心理的僵死知识,积极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学习内容。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教学需要灵活应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所以,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中心而开展。脱离实际情况,不顾学生心理规律的教育教学,最终都会是失败的。知识至上、死记硬背的认识和做法,限制了

5、学生的思维;知识讲解、照本宣科的教学,抹杀了学生兴趣。为了迎接检查,反复演练多遍的课,扭曲的是学生价值观。教师只有把课本僵死的知识化为自己灵动的知识,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将此有效化为自我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否则,那些知识只能成为学生繁重的负担、生命的累赘。至于对课本的使用,教师当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敢于取舍整合,敢于变化改造。其实,哪个版本的教材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关键在于教师的理解、架构和灵活运用。不知变通,不会通整,只是埋头于课本内容的条条框框之中,结果肯定目标落空。现代教育教学强调“预设”与“生成

6、”。大量事例证明,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来自于学生本身,来自于教师的思考,来自于教育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这就给教师提出了问题:能否放下“预设”,直奔“生成”?有教育勇气的教师往往不仅敢于放下“预设”,而且善于运用“生成”。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教参或专家规定的内容重难点、先后顺序、课时数、教学手段等,完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重新确定,使教材切实发挥“例子”作用,真正为我所用。教材不是核心,建议不是法宝,学生思维发展才是根本。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堂上,当学习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

7、阻碍教师“预设”正常运行时,教师当头脑冷静,果敢拿出决定:紧抓课堂“生成”,宕开一笔,循着学生的思路,拓展开去。常态课这样做,是勇气;公开课这样做,更是勇气。缺乏勇气,难见开拓性,往往会强行拉回学生发散出去的思维,压进统一的模子中。按着头皮硬灌,即使再严厉,都不会见成效。三、是勇于冲破不合理的学生评价体制,自觉创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教育。学生千差万别,都具有鲜活个性。因此评价学生,也应该是每人一把尺子,找准学生的优势和成功点。真正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真正的评价,就是“因人而异”。其实,生活就是一把公正的尺子

8、,凡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符合健康生活发展需求的,都应该予以肯定,包括尚未发掘出来的潜力。评价要看起始和结果,也更要看过程。分数评价仅是学生评价的一个因素,一定意义上并不是首要因素,自然就更不是评价的全部。教师要敢于跳出“分数代表一切”这种评价的怪圈。自觉用儿童的视角、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教师看学生,当如菩萨看众生:慈悲为怀,鼓励为主,点化为上,感悟为本。当一个学生,在别人的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