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

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

ID:25407662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_第1页
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_第2页
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_第3页
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_第4页
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生活化”焕发课堂活力◇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赵成裕摘要:实施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教师可创设直观化情境、创设生活化空间、创设生活情景、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和唤起道德情感等有效措施,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用生活的气息感染课堂,用实践的真谛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真正焕发思想品德课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情境;焕发;活力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4)12-0074-02《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

2、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只有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走进生活,用于生活,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焕发思想品德课的魅力。一、创设直观化情境,导入新课生活化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直接感悟,使之成为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最好的切入点。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

3、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时,笔者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让他们从这一则公益广告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教师随即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举出实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并让学生评评谁是最孝敬父母的。经过一番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例子,惟恐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跟随

4、教师一同进入新课的学习。二、创设生活化空间,组织形式生活化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就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其思想就会较为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和灵感,容易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这时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所以,教师应采取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

5、册第九课第三框“维护社会公平”时,笔者拿走了课桌,把椅子围成了半圆形,仿照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形式,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氛围,把课堂教学变成一次访谈的活动,教师是主持人,每小组选一名学生来当嘉宾,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活动中,嘉宾和观众畅谈了如下内容: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如何进行公平合作?公平合作意识主要表现是什么?在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点评。整堂课都在组织形式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学生交流更真实,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了良好

6、的教学效果。三、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活动生活化美国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纯粹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想,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三框“礼仪展风采”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先让学生观看一段三军仪仗队在接受检阅时的录像,让他们欣赏解放军仪仗队的飒爽英姿。再让学生根据所观看的内容,选几位学生出来模仿一下,让他们体验一下礼仪的风采。

7、然后联系学校生活中的实际,作为中学生该以怎样的礼仪来展示我们的风采。接下来就让学生分组表演如何站、立、行、笑,让学生们评价一下谁最能体现中学生的风采。最后进一步推广: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礼仪都有不同的要求。这时,笔者请了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在家中如何接待客人。通过表演,让他们明确待客的礼仪要求,并进一步了解礼仪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