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0095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论文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教
2、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满堂灌,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上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了起来和压制了下去。21世纪我们国家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其他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谁的素质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将来能够成才的不一定是99分、100分的学生,而是综合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一切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当学
3、习的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二、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观念更新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角、以少数学生为配角、以多数学生为群众的课堂演出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课堂活起来。1、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造思维。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可创设满池荷花盛开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课文观赏荷花挨挨挤挤,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形态,让学生具体描述。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多角度描述荷叶的多,
4、按花开的不同程度描述荷花的美,还能概括性地描述满池荷叶荷花的整体美。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涨中,学生会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描述,如荷花未开、半开、全开的形态各异,以及绿叶红花的相互映衬,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2、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思维。如教《避雨》一课有这么一句话:“多么有心计的姑娘!”抓住文章的这个中心句,可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心计”是什么意思?(2)文中怎样表现她有心计?(3)为什么在“心计”前面加上“多么”?有什么用?学生提了问题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
5、教学目标引导、启发学生阅读课文,要紧紧抓住中心词语、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互相议论和解决问题。经过持之以恒的类似的质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阅读能力也就能在不断的质疑释疑过程中循序提高。3、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思维。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联系上下文,在课文中找出了自己看法的依据。有的说:“小男孩再来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这一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须还会
6、再来。”有的说:“高尔基如此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时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热情接待。”三、改革教学评价,培养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就要求所有的学生用掌声对其表示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老师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求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能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因此,可以向每个学生发三面牌子,分别是红、黄、绿牌。红牌代表反对;黄牌代表基本赞成,但有补充;绿牌代表同意、无意见。让学生用举牌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后再阐述理由。
7、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主动向教师提出质疑。这样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教师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才能在教学中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起来。此外,我们还应开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展现的机会,如在班队课上自编自导小品或课本剧、朗读自己的作品、在教室专栏里张贴自己创作的作品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表现中创新。总之,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